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先幫客戶保本再談賺錢
文/鄭雅雯 | 2003.08.01 (月刊)

從大學時代便對「投資」產生很大興趣的復華投信副總經理蕭碧華,十三個年頭一路走來,對理財投資依然熱情不減、興致高昂。

懂得挑重要資訊吸收

從事基金經理人工作,必須隨時擁有第一手資訊,講求效率的蕭碧華,懂得挑重要資訊的精華吸收。不過,公司同仁卻不見得有這樣的能力,為了不遺漏任何一個重要訊息,蕭碧華和員工組成一個簡報團隊,每天由不同的人分析市場要聞,並針對某些財經專業知識做深入探討,「這樣一來,不僅能訓練員工組織能力及膽識,更可讓所有成員以最有效率的方式獲取財經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深諳客戶想賺又怕虧的心理

在定存利率只剩下不到一‧五%的台灣市場,有許多不願冒風險卻又想賺錢的人,總覺得把錢放在銀行生息,很難有錢滾錢的效果,但是投資股票,又容易被大盤的起伏嚇出心臟病來……,蕭碧華看準了這一點,以她多年的經驗,她知道這是一群值得特別開發的族群。

「像這樣的投資人,遇到大盤震盪或產生鉅額虧損時,身體的每個細胞彷彿都跟著跳了起來。」蕭碧華對這類投資人的特點再清楚不過了,所以她認為要先替客戶保本,其次才是賺錢。蕭碧華說,「從客戶的需求著手,再規劃適合他們的投資計劃,這是每一位投資專員必須具備的能力。」

究竟該如何抓住客戶的需求呢?蕭碧華認為「舉凡客戶過去的投資習慣、年齡、財務狀況、家庭成員、工作環境以及目標的設立,都是一個基金經理人必須深入了解的。」

許多基金經理人會替客戶構築未來生活的藍圖,透過情境式的導引,客戶才容易產生「衝動性」的購買行為;但蕭碧華卻認為,讓客戶有所期許不是一件壞事,但基金經理人如果操作不當,客戶容易抱怨連連。因此,蕭碧華會先把投資可能產生的風險告知客戶,經溝通後設立每個階段所要達成的目標,並說明如何達成目標,無形中,已將客戶推向夢想的那一端。

拒絕是成交的開始

當然,從事行銷工作,被「拒絕」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如果因此放棄經營這個客戶,損失可就大了!蕭碧華認為,客戶會拒絕是因為客戶已用心研究過投資方案,認為不適合才會這樣。永遠相信「會嫌才是好客戶」的蕭碧華表示,「只要懂得解決他們的問題,生意就自然上門了。」

而要解決客戶的問題,溝通能力便很重要,比方有許多基金經理人會問客戶,「您想賺多少錢?您能賠多少錢?」搞得客戶不知如何回答;但若換成「您想賺多少百分點?賠至幾個百分點是您能容忍的範圍?」來提問,不僅基金經理人能清楚瞭解客戶真正的風險耐受度,更能提供適合客戶的投資組合。蕭碧華說,「解決了溝通落差的問題,客戶才能放心地將錢交給你。」

逆向思考 心境大不同

基金經理人除了要有專業的知識、替客戶規劃投資組合的能力外,經驗的累積也能造就出不一樣的投資構想。蕭碧華發現有許多散戶都會透過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雖然可以分散風險但仍得時時注意經濟情勢的轉變,如果工作一忙便無暇理會;因此,蕭碧華想了一個點子,就是依照客戶需求,結合分批買進、停損停利機制,組成「自主型操越組合」的投資計劃,就能讓客戶更能「掌握」自己的投資。

不小心Miss掉客戶時,或許有人會因此感到沮喪,甚至失去戰鬥力,但懂得適時轉換心態的蕭碧華卻不這麼想。她說,「最糟就是這樣了,抬頭往上看,瞧!空間還大得很呢!」當然,「除了保持樂觀外,還要懂得從失敗中想出解決方法,並叮嚀自己下次不能再犯。」蕭碧華表示。

這樣樂觀積極的心態,應該就是蕭碧華不被打敗的最大原因。

 

 

 

 




編輯推薦
健康醫療百科
久坐滑手機、平板 白內障提早報到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新儀等人,蒐集2001、2009和2013年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
市場訊息
健康署:保護兒童遠離菸害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二手菸」每年導致全球約120 萬人死亡,其中6萬5,000人是15歲以下...
市場訊息
南山人壽:協助千禧世代儲備競爭力 解析學子「職場大未來」
出生於1981年至2000年的千禧世代,是近幾年備受矚目、討論度最高的世代,更是金融保險產業增員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