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歷經95年度新契約保費收入負成長的震撼,壽險業96年度在全球股市大漲,投資型保單持續大賣,利變型年金保單宣告利率也因為不必按照公債殖利率計算,使得買氣恢復的雙重加持下,一掃陰霾,整體新契約保費收入不但創下7,394億元的歷史新高,更較95年度的5,245億元,大幅成長了40.97%,可謂鴻圖大展。
其中,壽險業96年度光是投資型保單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就高達4,650億元,較95年度成長了84.38%,更佔了壽險業96年度整體新契約保費收入的62.88%;而96年度的利變型年金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也有1,074億元,佔壽險業整體新契約保費收入的14.54%。投資型保單及利變型年金保單,雙雙成為96年度業績成長的兩大引擎。
15家業者新契約保費收入破百億 投資型保單成為勝出關鍵
在投資型保單成為新契約保費收入成長的主要動力下,去年有15家壽險業者的新契約保費收入超過百億元,而且除了少數壽險業者外,投資型保單也儼然是壽險業者96年度能否勝出的關鍵。
比如96年度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前10大的壽險業者當中,就有國泰、新光、富邦、安聯、南山、ING安泰、法國巴黎及三商美邦等8家,也擠進壽險業96年度整體新契約保費收入的前10大,只有中國及台灣郵政2家壽險業者,去年不必靠投資型保單,卻仍然能夠進入新契約保費收入前10名當中。
但不能諱言的是,96年度新契約保費收入衰退的8家壽險當中,除了少數有經營策略及財務的問題之外,幾乎都與沒投資型保單有關。比如去年新契約保費收入排名進入前10大的中國及台灣郵政2家壽險業者,其實就分別較95年衰退了1.17%及37.79%,而宏泰人壽則衰退了47.08%、興農人壽衰退了45.53%、美國人壽衰退了10.66%、康健人壽衰退了24.61%、國寶人壽衰退了48.11%、安達人壽更衰退了78.89%。
國泰蟬聯龍頭寶座 台銀、宏利、中泰排名竄升
就個別公司排名來看,96年新契約保費收入前3名的公司,都沒有改變。
其中,國泰人壽去年在投資型保單熱銷的挹注下,新契約保費收入不但連續第3年突破千億元,更衝上1,697億元的驚人水準,較95年度的1,081億元成長了56.92%,蟬聯龍頭。排名第2的新光人壽,也創下近千億元的975億元佳績,較前年成長了48.1%;而排名第3的富邦人壽,也有810億元,較前年成長了41.22%。
不少去年在投資型保單銷售上大有斬獲的壽險業者,在新契約保費收入的排名上,也呈現大步向前的態勢。
比如前年排名第6的安聯人壽,去年就以78.55%的新契約保費收入成長率,一舉躍過南山及台灣郵政兩家強敵,成為第4名;ING安泰人壽也由前年的第10名跳到第7名。此外,宏利人壽更由第22名升為第17名、中泰人壽也從29名變成23名。其中,成立1年多的中泰人壽,去年新契約保費收入的成長率更高達2659.04%,宏利人壽的成長率也有123.9%。
而台銀人壽則可能是去年唯一不靠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排名及成長率卻仍然能夠大幅竄升的業者,除了排名由前年的第20名升為第13名之外,新契約保費收入更成長了678.48%。而台銀人壽的前身是中央信託局壽險處,中信局與台灣銀行合併後,台銀人壽顯然獲益於台銀強而有力的通路優勢。這也讓人見識到通路的威力,確實未必會較商品遜色。
前5大業者市佔率躍升至64.57% 15家市佔率不及1%
再就市佔率來看,國泰、新光、富邦、安聯及南山等前5大壽險業者,去年在新契約保費收入的市佔率上,似乎都發揮「大者恆大、強者愈強」的優勢,較前年成長,使得96年度新契約保費收入前5大壽險業者的合計市佔率,進一步超越前年的近6成,達到64.57%。其中,國泰、新光、富邦3家是新契約保費收入市佔率超過1成的壽險業者,市佔率依序為22.95%、13.19%及10.96%。
如果再把範圍擴大到去年新契約保費收入的前10名,合計市佔率則進一步升高為82.96%,其餘20家壽險業者僅能瓜分剩下來的17.04%。
而20家新契約保費收入在前10名之後的業者,更有15家的市佔率不及1%。
此外,也不要以為市佔率低,就比較容易成長。因為這20家壽險業者當中,除了匯豐人壽去年底才剛成立之外,包括國華、幸福、宏泰、國際紐約、興農、美國、保德信國際、康健、國寶及安達等10家業者,去年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市佔率都較95年下滑,充分顯露在激烈競爭下,不進則退的市場法則。
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過半」非投資型僅微幅成長
從新契約保費收入的角度來看,投資型保單無疑仍是壽險市場去年的焦點。
在壽險市場整體新契約保費收入當中,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所佔的比率不但一路上升,由92年的25%、93年的34.64%、94年的38.56%,成長到95年的48.07%,96年更一舉「過半」,衝到62.88%的歷史新高,金額更高達4,650億元,與去年整體新契約保費收入7,394億元相較,相當每100元新契約保費收入當中,就有62.88元來自於投資型保單。
但令人一則以喜、一則以憂的是,96年度壽險業的非投資型新契約保費收入,卻僅維持在2,744億元的水準,和95年的2,723億元相比,只呈現微幅成長;如果再把利變型年金新契約保費收入去年也高達1,074億元的因素剔除,其他非投資型保單的新契約保費收入,除了健康險之外,恐怕以衰退居多。
當然,這與國內利率水準偏低,非投資型壽險保費相對偏高,導致買氣不足有關,但在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的基期越來越高、全球股市也可能持續混沌不明、產險業者已分食傷害險市場並即將分食健康險市場等情況下,也凸顯如何把「餅」作大,更是壽險業者的當務之急。
前10大業者掌握9成新業務 對投資型保單似乎過度依賴
在個別公司方面,國泰人壽去年的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為1,049億元,不但是唯一超過千億元的壽險業者,市佔率達22.57%,也遙遙領先第2名安聯人壽的696億元及其他同業。至於在非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上,國泰人壽依然以647億元,遙遙領先第2名的富邦人壽的450億元及其他壽險業者。
此外,96年有10家壽險業者的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超過百億元,除了前面提過的國泰及安聯2家壽險業者之外,依序是新光人壽的687億元、南山人壽的477億元、富邦人壽的359億元、法國巴黎人壽的268億元、ING安泰人壽的252億元、三商美邦人壽的178億元、英國保誠人壽的177億元及台灣人壽的153億元。
而前述10家業者去年的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合計高達4,300億元,是整體市場的92.48%,顯示去年投資型保單銷售也有非常明顯的「集中化」跡象。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有國泰、安聯、新光、南山、法國巴黎、ING安泰、三商美邦、英國保誠、台灣、全球、宏利、幸福、大都會國際、環球瑞泰、中泰、康健等16家壽險業者,在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的比率上,都超過6成,顯示對投資型保單的「高依賴性」。
在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排名前10 大的壽險業者當中,除了富邦人壽的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比率為44.38%,國泰人壽為61.84%,相對較低之外,其他7家都超過70%;而安聯及法國巴黎2家壽險業者的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更分別達到99.75%及98.12%,幾乎成為投資型保單的「專賣店」。
此外,環球瑞泰及中泰2家壽險業者的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比率,分別達到96.53%及91.62%,宏利人壽的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比率也有86.84%。
至於在非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方面,除了前述排名第1及第2的國泰、富邦2家壽險業者之外,其他8家去年擠進前10大的業者,依序是中國人壽的295億元、新光人壽的288億元、台灣郵政的250億元、台銀人壽的172億元、遠雄人壽的126億元、南山人壽的116億元、三商美邦人壽的65億元及台灣人壽的51億元。
而前10大的壽險業者去年的非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合計為2,466億元,佔市場所有非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2,744億元的89.86%,顯示除了投資型保單之外,非投資型保單業務「集中化」的情況,也依然沒有明顯改變。
編輯推薦 | ||
公、勞、農、健保 健保真的「好康」 但是不夠 !俗又大碗的健保,享有「最便宜、最普及、最方便、滿意度最高」美譽,卻也讓貪婪的人性表露無遺,逛醫院、囤... | 市場訊息 元大人壽:窮不能窮教育!善用保單借款繳學費九月即將開學,子女的學雜費是許多家長的沉重負擔,保單借款具有申辦簡便、撥款迅速、免保證人等特色,是家... | 市場訊息 遠雄人壽:攜手產官學百人淨灘 助力環境永續
響應壽險公會「為地球保險」接力淨灘活動,遠雄人壽3月5日在基隆大武崙沙灘發起「海洋公民科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