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朋友剛滿6個月的兒子,因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治療,在一波波寒流來襲,醫院擠滿待床病患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自費住進特等病房,一天要價5,000元。
幾天下來,好幾萬元的醫療費用支出,讓薪水階級的朋友夫妻大呼吃不消。不過,這次兒子住院的經驗,倒是讓朋友先生對保險的看法,有了改變。
他說,當被告知只能選擇1天自費5,000元的病房時,醫師頭一句話就問:「你們有沒有保險?如果沒有的話,負擔可能會有些吃力喔!」讓一向不是很有保險觀念,也經常為保險問題與我抬槓的他,頓時覺得既驚訝又懊悔。
他驚訝的說:「怎麼連醫師都這麼重視保險呀!他這樣問,讓我覺得,沒有保險好像很落伍!早知道就該聽妳的話,及早為兒子投保了。」
過去偶爾跟他們夫妻倆聊起保險時,掌管家裡經濟大權的朋友先生總是不以為然的表示,他們倆人都很健康,保險的事不急,反倒是應該先積極投資。
去年中,當他們年過40才喜獲麟兒時,我還再次提醒該好好為全家3口規劃一下保險。不過,得到的回答還是跟過去一樣:「再說!」。
這一陣子,不但景氣差、物價漲,連投資也是狀況連連,不少民眾已有開始縮衣節食的心理準備。縮衣節食的第一步,通常就是撙節支出,而看似不急迫的保險費用,極可能成為被優先考慮的項目。
但是,保險費用該是最優先被省下的支出嗎?在輕重緩急的優先次序中,保險是能緩一緩的事嗎?我想只有對已經為下一秒鐘的各種危險,都做好萬全準備的人,答案才是肯定的。
對大多數的民眾而言,保險之所以重要且緊急,就是因為我們都無法預測下一秒鐘將面臨甚麼風險,唯有透過保險的安排,才能讓我們個人與家庭,有足夠的經濟能力面對各種危險的威脅。
如果像我朋友的先生那樣,提到保險總是「等有空再說、等有錢再說!」的話,面對「早知道~」「如果當初~」之類懊悔的機會,恐怕就不低了。
其實朋友的狀況算是幸運的!他們才是最該購買保險的人,反倒不是兒子,因為兒子最大的倚靠是他們夫妻兩人。好險有這樣的機會,讓他們親身體會到保險的功能與意義。
正確安排事情的輕重緩急與優先次序,非常重要,因為有些事情的次序弄錯,就再也沒有彌補的機會了,而保險就是其中之一。
| 編輯推薦 | ||
健康醫療百科 有效使用止痛藥物 提升癌症病患的生活品質
台南市一名60歲男子,不忍肺癌末期的母親受劇痛折磨,拿棉質褲帶繩勒斃老母後再服藥自殺。疼痛是癌... | 市場訊息 健康署:定期癌篩 異常及早確診 國民健康署與中央健康保險署攜手醫院「主動追陽」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顯示,109年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979人,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 | 財經時勢 儲蓄險IRR大減? 最快明年元旦上路
【本文重點】為輔導保險業接軌IFRS17,在金管會的關切下,儲蓄險自4月以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