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保險是省不得的事!
文/林麗銖 | 2008.03.01 (月刊)

朋友剛滿6個月的兒子,因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治療,在一波波寒流來襲,醫院擠滿待床病患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自費住進特等病房,一天要價5,000元。

幾天下來,好幾萬元的醫療費用支出,讓薪水階級的朋友夫妻大呼吃不消。不過,這次兒子住院的經驗,倒是讓朋友先生對保險的看法,有了改變。

他說,當被告知只能選擇1天自費5,000元的病房時,醫師頭一句話就問:「你們有沒有保險?如果沒有的話,負擔可能會有些吃力喔!」讓一向不是很有保險觀念,也經常為保險問題與我抬槓的他,頓時覺得既驚訝又懊悔。

他驚訝的說:「怎麼連醫師都這麼重視保險呀!他這樣問,讓我覺得,沒有保險好像很落伍!早知道就該聽妳的話,及早為兒子投保了。」

過去偶爾跟他們夫妻倆聊起保險時,掌管家裡經濟大權的朋友先生總是不以為然的表示,他們倆人都很健康,保險的事不急,反倒是應該先積極投資。

去年中,當他們年過40才喜獲麟兒時,我還再次提醒該好好為全家3口規劃一下保險。不過,得到的回答還是跟過去一樣:「再說!」。

這一陣子,不但景氣差、物價漲,連投資也是狀況連連,不少民眾已有開始縮衣節食的心理準備。縮衣節食的第一步,通常就是撙節支出,而看似不急迫的保險費用,極可能成為被優先考慮的項目。

但是,保險費用該是最優先被省下的支出嗎?在輕重緩急的優先次序中,保險是能緩一緩的事嗎?我想只有對已經為下一秒鐘的各種危險,都做好萬全準備的人,答案才是肯定的。

對大多數的民眾而言,保險之所以重要且緊急,就是因為我們都無法預測下一秒鐘將面臨甚麼風險,唯有透過保險的安排,才能讓我們個人與家庭,有足夠的經濟能力面對各種危險的威脅。

如果像我朋友的先生那樣,提到保險總是「等有空再說、等有錢再說!」的話,面對「早知道~」「如果當初~」之類懊悔的機會,恐怕就不低了。

其實朋友的狀況算是幸運的!他們才是最該購買保險的人,反倒不是兒子,因為兒子最大的倚靠是他們夫妻兩人。好險有這樣的機會,讓他們親身體會到保險的功能與意義。

正確安排事情的輕重緩急與優先次序,非常重要,因為有些事情的次序弄錯,就再也沒有彌補的機會了,而保險就是其中之一。





 




編輯推薦
調查&排名
回歸保障本質 再創保險佳績
一年一度,由《現代保險》主辦的保險品質獎,已於今(二○二○)年元月二日隆重舉行,金管會保險局局長施瓊...
市場訊息
三商美邦人壽:贊助桃捷設置AED 守護民眾生命安全
三商美邦人壽關懷國人健康風險管理,近期贊助桃園捷運公司於車站內設置公益多媒體自動體外心臟電擊...
市場訊息
富士達保經:「2020年度策劃會報暨領袖極峰頒獎典禮」 激勵同仁無懼挑戰 勇往向前締造無限可能!
本月26日至27日,富士達保經於南方莊園渡假飯店盛大舉辦「2020年度策劃會報暨領袖極峰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