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今(二○二一)年三月二十九日,金管會公布壽險業第六回生命表,於七月一日正式實施。正當各壽險公司都在因應新生命表即將上路,重新檢視費率訂價之際,H壽險公司以「理賠情況超過預期」、「原本的費率精算不足」為由,率先發函告知保戶保費要調漲,其中三十歲女性健康險保費,漲幅更高達一.六倍,不但引起消費者反彈,引發主管機關關切,更被外界指責是「趁機偷跑」。
會被這樣說,不是沒有原因。事實上,自從金管會三月正式公布新生命表之後,「壽險調降、健康險調漲」的消息頻傳,在三月公布到七月一日上路這段期間,有壽險公司利用第六回經驗生命表為訴求,宣稱提早適用新生命表行銷壽險保單或調漲健康險保費,被主管機關認定為不當行銷。
此外,直到新生命表上路前一個月,仍有保險業者私下抱怨,認為新生命表實施太過倉促,來不及檢視並調整保費。對此,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王麗惠表示,第六回經驗生命表在今年三月底就發布,業者應有充裕時間準備,不會因為疫情或其他因素而延後,將按照原訂時程、也就是七月一日,如期實施。
第六回經驗生命表如今正式實施,所有壽險公司七月起新簽訂的契約均採用新生命表提存準備金與反應費率。但,哪些商品保費應該調降?哪些商品保費不該調漲?調整幅度多少才合理?不但各保險公司互相角力,消費者也想知道真相。
新生命表七月上路 定期壽險降幅最多
第六回經驗生命表上路,死亡率下降,生存率增加,導致壽險成本降低,純死亡保障的壽險保單,沒理由不調降費率。也因此,根據本刊調查,普遍來看,不論是定期壽險或二十年繳終身壽險(未含還本或儲蓄性質的純壽險),各公司這類商品的壽險保費,確實都有做調降,幅度最高達三十%。
至於哪一個族群調降最多?各公司狀況不同,差距頗大。
以定期壽險為例,有壽險公司降幅最高的年齡層,是五十五~六十歲女性,降幅達二十五%;但也有壽險公司降幅最高,是二十~二十數歲男性,降幅高達三十%。整體來說,定期壽險降幅約在十~三十%之間。
而終身壽險(二十年繳)的降幅,則沒有定期壽險來得高,整體降幅約在三~十五%之間,漲降幅度最多的年齡層,也不完全一致。
死亡率下降 健康險調漲? 調查:高齡者漲幅較低
更值得關注的是健康險,有不少公司也都在七月調漲健康險保費。
雖然「健康險的理賠,是依據被保險人是否有醫療需求,首要條件就是『人還活著』,因此死亡率的下降,代表有更多機會使用醫療服務」。這樣的解釋很直覺,但健康險的險種非常多樣,且商品設計複雜,不能光憑「死亡率改善」一說,就去合理化「健康險保費上漲」這件事。
根據本刊調查,各壽險公司的健康險商品費率,以長年期的長照險、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的變動最為明顯,普遍都是調漲保費,漲幅最高達到三十%。漲幅最高的年齡層,大多落在十~三十歲的低年齡族群,高齡者的漲幅則較低或未調漲。
不過,有些長年期的長照險、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因為具有身故保險金和祝壽保險金給付的成分,在反映新生命表下,身故給付的部分會使保費調降,醫療給付的部分則會使保費調升,不同年齡層的影響程度不一。所以,經過精算過後,具有上述特色的長照險、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在高齡族群的保費,反而有望調降。
健康險 險種多元 學者:這種保單漲價 較不合理
東吳大學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教授喬治華表示,新生命表反映死亡率和生存率,死亡保險是以死亡率計價,壽命的延長會直接影響壽險費率。但健康險的主要計價因子是罹病率,雖然罹病率和壽命有關聯,但壽命延長不代表罹病率一定會增加,因此死亡率的改善,對健康險費率頂多只能算是間接影響。
延伸閱讀:保險學者:這一類健康 漲價較不合理(下)
編輯推薦 | ||
財產保險 學保漏賠遭罰 三商:已全面掌握中(詳全文)三商美邦人壽在主管機關的例行性金融檢查中,遭查出共8項違規,合計開罰504萬元,其中罰金最高的違規項... | 人壽保險 保單健檢≠買更多 還得注意「變更」和「給付」了沒?大多數的保戶,在發生事故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是打電話給自己的業務員,「我出事了,我的保險有賠嗎?」因為... | 財經時勢 工研院:智能理賠創新局 工研院鏈結保險與醫療 促進健康與保險服務
台灣人超愛買保險!根據統計,2018年壽險業保費收入高達3.51兆元台幣,平均1人就有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