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台灣進入梅雨季,悶濕的天氣讓心情大受影響,而壽險業近幾個月的遭遇只能用「屋漏偏逢連夜雨」來形容,受到美元匯率影響,除了獲利大幅衰退,外匯變動準備金也幾乎見底,更慘的是,4月新契約保費(FYP)較去(2016)年同期少了36%,足足減少462億元,保費流失的險種完全來自於傳統壽險,即使投資型保單增加88.46億元,對整體市場也是回天乏術。
4月壽險保費收進829.81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減462億元,其中傳統型壽險減少433.76億元,利變壽險及年金減少114.56億元,健康險也少1.56億元,意外險持平,唯一成長的險種只有投資型保單,壽險增加42.19億元、年金增加46.27億元,但對整體市場助益仍相當有限。雖然1、2月FYP都有2位數的成長率,但單單4月就把之前累積的成果敗光,總計前4月保費收入共減少157.25億元。
受到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的影響,傳統壽險1月就出現疲軟,除了受惠去年12月停售潮遞延認列業績,1月FYP勉強持平,2月就開始一路溜滑梯,從減少59%到85%,4月更大減88%,市占率直接從33%掉到12%。傳統壽險曾經是市場上第一大險種,如今風光不在。
業者原本將希望寄託在利變壽險,但僅1、2月有亮麗表現(分別成長50%及21%),3月就開始走下波,業績較去年同期掉了7個百分點,4月又減少13%,但主要是去年利變壽險熱賣,前4月幾乎都有20~30%的成長率,扣除基期過高因素,今年利變壽險表現還在可接受範圍。
唯一讓壽險業感到欣慰的,只有投資型保單,壽險前4月平均成長56%、年金成長66%,但去年同期投資型壽險衰退60%、年金減少58%,說來說去,今年投資型保單的保費收入,僅與2015年持平,並無驚喜之處。眼看一年已去了3分之1,壽險業該如何把握剩下的時間拉回頹勢,值得關注。
2017年1~4月保費收入前10大壽險公司
排名 |
公司 |
1~4月FYP(億) |
成長率(%) |
1 |
國泰 |
901.00 |
14 |
2 |
南山 |
731.25 |
-22 |
3 |
富邦 |
590.84 |
-29 |
4 |
台灣 |
503.53 |
27 |
5 |
新光 |
364.63 |
21 |
6 |
中國 |
260.59 |
-16 |
7 |
法國巴黎 |
196.13 |
33 |
8 |
安聯 |
144.56 |
67 |
9 |
三商美邦 |
103.50 |
-20 |
10 |
遠雄 |
94.89 |
-3 |
資料整理: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美聯儲出手訂新規 將嚴管AIG和保德信
2008年的次貸風暴重創全球至今近8年,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 Fed)終於準備出手對... | 調查&排名 意外傷害從天降 7千多人少活28.6年!
雖然20幾年來國人第一大死因一直是癌症,但若論年輕人的奪命殺手則非事故傷害莫屬,因而意外傷害也... |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2年08月11日
勞動部:提高勞保及勞職保行政事務費補助 落實勞工職業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