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行動+雲端 保險新商機!
文/鄭慧菁 | 2015.03.01 (月刊)

在保險公司擔任核保人員的俐君,利用中午休息時間打開LINE群組,通知十位好友下週三傍晚六點在公館附近聚餐,美貞讀取訊息後就透過「iPeen愛評網」及「食在方便」兩個APP找到一家提供「新疆」料理的餐廳,立刻上GOMAJI、Groupon搜尋團購優惠券,聚餐當天用Google Map導引到目的地,上菜後立刻拿起手機打開CAMERA拍照上傳FB打卡。

隨著網路、雲端及行動裝置普及,現代人每天的活動已經離不開手機,這些看似尋常的「點擊」背後都代表無限商機,電子商務服務已悄悄融入生活、無所不在。

此外,更直覺、擬真化的操作方式,讓不會使用電腦上網、打字的高齡族群,也可以透過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輕鬆傳LINE貼圖、手寫簡訊;八年級甚至更年輕的世代,從出生就生活在虛擬交易平台的網路世界。電子商務的消費族群大小通吃,龐大商機讓資策會預估今(二○一五)年將成為下一個兆元產業。

但是,這個虛擬的商業模式究竟是取代原有的實體經濟,還是創造新的消費行為?是所有業者急於知道的答案。

把餅做大還是分食大餅?

只要不是經由人對人的銷售行為,都屬電子商務範疇,其中又以行動商務為重。東森保險代理人公司總經理張璨表示,現在的實體店舖如果沒有架設企業官方網站或透過網路社群行銷,很難推動所有業務。「on line」與「off line」正在逐漸靠攏。

換言之,電商初期的業務都是由實體經濟移轉而來,無怪乎擁有龐大業務部隊的保險業,在推動網路投保時會造成業務同仁莫大恐慌,不過「當消費者習慣虛擬的經濟模式,就能創造更大的服務商機。」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副所長洪毓祥說。

雲端運算 貼近消費者的心

搶攻「電商」市場,不論「銀行」、「保險」都大推三.○改革。昇華科技營運長張原彰表示,三.○時代最重要就是雲端化、社群化,以及行動化,使整個商業行為流轉非常快速。

雲端化的前端是APP,後端是整個運算平台,企業可以不用建置自己的機房,就可以產生智能化運算,輕鬆掌握消費者行為模式,提供一次到位的需求建議。

英國車險 五成透過網路投保

台灣的銀行及證券業的電子商務環境已相當成熟,保險業則相對落後。二○一三年透過網銀進行轉帳、基金申購、換匯等的交易量達一千萬筆以上,二○一四年統計尚未完成,但預計可超過一二○○萬筆;證券網路下單比重已達三十六%。

大陸線上保險自二○一一年至二○一三年,三年業績成長八倍。保費收入從三十二億元人民幣增長到二九一億元人民幣,增幅達到八一○%,年均增長率達到二○一%,其中,財險保費增幅較高,達到九九一%,至於壽險保費增幅也達四二八%,成長率相當驚人。

看準商機,金管會去(二○一四)年開放保險業經營網路投保,目前能網路投保的險種,壽險有旅平險、傷害險以及定期壽險;產險方面有強制車險、任意汽車保險、住宅火災及地震基本保險、住(居)家綜合保險、旅遊不便保險、傷害保險。有業者樂觀預估,開放網路投保後,整體產險業績可增加二十%。

但是開拓業績必須能創造新的投保人口,如果民眾對自己的風險意識沒有改變,可投保的險種也沒有增加,只是多了一個平台,業績從何而來?

張璨表示,英國有五十%的車險是透過網路投保,美國及日本也有二十%,雖然初期都是由實體通路轉移過去,但不可忽視的是,當網路提供的資訊更完整,民眾投保強制車險,網路平台主動提供任意險、駕駛人傷害險、乘客責任險、車體損失險、竊盜險的規劃建議,為保戶量身訂作提供專屬推薦,仍然可以增加車險業務。

年金道德風險低 最適合開放網路投保

但是金管會公布開辦網路投保的八家產壽險公司經營成果顯示,截至去年底產險公司賣出一萬多件,保費收入一千多萬元;壽險僅三百多件,保費收入不到九萬元,主要因為人壽保險有帶病投保等道德危險的問題需要克服,旅平險、傷害險、定期壽險則都有保額的限制,缺乏吸引力,成效相對有限。

張璨分析,以生存為給付前提的年金險,不但沒有道德風險的問題,過去也是銀行通路的主力商品,民眾接受度高,透過網路投保還可以減少佣金支出,最適合開放網路投保,期待年金險盡早加入開放名單之列。

跨境行銷 市場擴張六十倍

電子商務可以打破疆界限制,在法令許可的前提下進行「跨境行銷」,全球約有十四億與台灣同文同種的華人,保險業若能突破法令限制進行跨境行銷,市場將是台灣的六十倍,潛力無限。

繼「行動保險」及「網路投保」之後,國內壽險業再獲得金管會核准電子保單業務,自今年一月八日起針對網路投保通路開辦旅平險電子保單。張璨指出,電子保單比紙本更易保存,民眾只要登入壽險公司網站,鍵入必要欄位就能調閱保單資料,不必擔心紙本保單因存放時間過久破損或收納遺失等問題,更能快速使用關鍵字查詢保單條款,讓民眾更清楚保障內容,不會迷失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

創新服務 網路投保現商機

各產業經營電子商務主要是與現在民眾的生活習慣接軌,提供比實體通路更迅速、便利的消費方式,目前的業務成長還是從實體經驗轉變過來,只要民眾養成虛擬經濟的消費習慣,自然會衍生出不同服務商機。

在開放網路投保前,保險公司已設計各式LINE貼圖供使用者免費下載,並推出多款APP,壽險以服務保戶、推廣業務為主;產險則注重「行車」過程的拍照、蒐證及現場資訊的補捉。

只要能提供符合民眾需求的服務,保險業就能創造電子商務商機,洪毓祥指出,壽險公司可以推出線上保險顧問,隨時檢視保戶保險狀況,提供建議,只要切中需求,消費者就願意付服務費,這些必須有電子保單、網路平台等相關資料基礎,加上數據分析,就能衍生新業務。

此外,未來當民眾發生交通保險事故,若可以完成拍照並將筆錄整合直接上傳,保險公司就能自動理賠,加速保戶服務,創造保險電子革命的新紀元。

全球性資料外洩 企業新考驗

然而,民眾在線上消費還是有所顧慮,留下個資加入會員,會思考這些行為會不會使個資被竊取、盜用,企業更可能因管理失當而使信譽、營收受損。

美國索尼影業(Sony Pictures)在二○一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傳出遭到駭客入侵內部網路,包括前任以及現任四萬七千名員工與高階主管的個資和薪資、合作明星隱私和契約,甚至是已經拍攝且後製完成,但還沒有上映的高畫質影片內容,都外洩到網路上。

迎接全面電子商務來臨,更應留意資安風險,尤其台灣市場特別受駭客青睞,根據趨勢科技針對二○一四年上半年亞太區「進階持續性滲透攻擊(APT)」的研究顯示,全球有四十六%,將近一半的APT攻擊鎖定臺灣,日本則有二十%,而主要受APT攻擊的前三大產業,則以政府部門、IT產業和金融服務業為主。

多因認證、變更密碼 降低攻擊機會

研究發現,企業一旦遭APT攻擊,受到的衝擊將包括品牌形象受損(五十六%)、損害專業信譽(五十四%),智慧產權損失(五十二%)和營收損失(四十九%)。

電子保單有要保人及被保險人完整的個人資料,很容易成為有心人入侵的目標,張原彰表示,資安問題包羅萬象,必須從整個資安環境建構與設想,個資可透過特定欄位加密,使盜出去的資料不具使用價值,企業也應引進結合生物特徵的加密技術多重把關。

洪毓祥提醒民眾養成良好的手機使用規範,經常更新密碼,不要隨便點啟來路不明的連結或偽裝成朋友的聯絡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降低攻擊機會。建構安全的網路使用環境,需要每個人共同努力。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元大金控:樂見大眾銀勞資達成協議 感謝雙方辛苦
針對大眾銀行勞資雙方達成協議,化解爭議,元大金控表達樂觀其成,並感謝大眾銀行勞資雙方努力溝通的辛苦;...
財經時勢
壽險業接軌IFRS9 多數公司淨值增加
壽險業今年正式接軌IFRS9,金管會對此指出,9號公報上路後,因開放保險業可以「覆蓋法」消除損易波動...
市場訊息
富邦金控:股東會今日通過104年度盈餘分配案 每股配發2元現金股利
富邦金控舉行105年股東常會,會中通過104年度盈餘分配案,每股配發2元現金股利;並通過新台幣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