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鈺葳從小就夢想成為一位母親。但是結婚已四年的她,一直沒有懷孕成功,而且每次月經來潮都讓她痛得下不了床,實在難以忍受之下,她決定求助婦科醫師。「你的疼痛是因為巧克力囊腫。」當醫師這麼說時,鈺葳擔心地說「醫生,我這樣還有機會懷孕嗎?」
「巧克力囊腫」這個病名乍聽之下,讓人搞不清楚究竟是什麼疾病,它卻讓女性朋友紛紛中鏢,除了面臨嚴重經痛,更可能因服藥,導致青春痘長不停又發胖,不勝其擾。究竟,巧克力囊腫是什麼?又怎麼會發生?
顏色似巧克力 實則子宮內膜異位
「巧克力囊腫就是子宮內膜異位的一種,只是內膜異位長在卵巢上,」婦癌基金會董事、同時也是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特約醫師趙湘台解釋,當月經來潮時,內膜掉在卵巢內出不來,每個月經血不斷累積,就會形成深色的囊腫。如果內膜跑到子宮肌肉層,就是子宮肌腺症,如果發生在直腸,就會形成讓人疼痛的結節,影響排便功能。
據統計,台灣有二%~五%的女性飽受子宮內膜異位所苦,此外,更有約三~四成的不孕症是子宮內膜異位所致,不得小覷。令人擔憂的是,子宮內膜異位並無明顯症狀,有些患者甚至不會有特別不適,然而一旦病灶變大、壓迫到其他器官,就可能出現嚴重經痛、性交疼痛、腹瀉或不孕。
「只要你一天不停經,還有女性賀爾蒙的影響,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灶就會不斷循環、再長,巧克力囊腫的出血部位就會變大,」和信治癌醫院婦科資深主治醫師林德熙表示,有研究觀察一群從未接受治療的輕、中、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結果發現,這些女性有二十九%~四十五%的病情會愈來愈嚴重,三十三%~四十二%的女性病情穩定,二十二%~二十九%的患者症狀反而會愈來愈輕微,原因可能與「懷孕」、「餵母乳」有關,因為懷孕或餵母乳對子宮內膜異位症具治療效果。
目前,造成子宮內膜異位的原因仍眾說紛紜。「包括胚胎期未分化細胞、免疫力等都有可能,但最被接受的說法是『經血倒流』,」趙湘台說,曾以腹腔鏡觀察月經來潮時的子宮內膜異位患者,發現腹腔中出現經血,這就是經血倒流。當經血從子宮頸、陰道流出體外,血中的子宮內膜細胞附著在骨盆腔內的器官,就會分裂繁殖、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病灶。
編輯推薦 | ||
退休規劃 兩大帳戶、六大策略 打造銀光晚年日本知名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在其出版著作《一個人的經濟》提到,「當前的社會,是一個年輕人『想要』一個人... | 健康醫療百科 PM2.5 威脅人類存亡空氣汙染源是全球性的移動,CNN曾於新聞報導中,指出一項被視為迄今最全面的全球汙染分析報告,二○一五... | 財經時勢 長榮空服罷工 不便險理賠3要點長榮航空勞資談判破局,長榮工會昨(20)日宣布16點開始罷工。產險業者表示,旅客是在新聞發佈後才投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