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金監會各方較勁的新舞台?
文/張郁玲 | 2004.07.01 (月刊)

今(93)年7月1日,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監會)正式掛牌運作。這個新的監理機關籌備過程,各方勢力較勁、拔河,讓組織、業務的分工更趨複雜化,不少人對金監會初期的運作並不看好。

金監會4局4處  銀行、保險及證券「搬新家」

金監會預定成員有855人,除證期局、銀行局、保險局及檢查局等4局外,還設有法律事務處、國際業務處、綜合規劃處及資訊管理處等4處。4局4處都各設有人事室、會計室、政風室等單位。

換句話說,7月1日起銀行、保險及證券等金融業務從財政部抽離,由金監會的銀行局(原金融局)、證期局(原證期會)、保險局(原保險司)分別監督管理。

對銀行、保險及證券等金融業者來說,除了部分單位辦公地點從台北市搬到台北縣板橋外,未來與主管機關的往來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不同的是,金融業者必須繳交監理年費給金監會,金監會派人來檢查時,業者也要繳交檢查費。

各單位都有意見 金融檢查一元化理想面臨考驗

金監會設立目的是金融監理一元化,但從金監會下設銀行局、證期局及保險局的組織架構來看,目前仍是走向所謂的分業監理,而不是功能性監理。從前述組織架構來看,金監會下設檢查局,統和銀行業、證券業及保險業的檢查工作,因此現階段金監會唯一走向一元化的是金融檢查。

然而在籌備過程中,證期會、金融局及保險司等單位的爭權,使得金融檢查的分工變得更複雜化,與原先「一元化」的精神漸行漸遠。由於各單位都有自己的人事、會計、預算權,會各擁山頭,不願放權亦不足為奇。

 檢查局只檢查銀行、保險及金控下的證券業

照理,檢查局應是負責所有銀行業、證券業及保險業的檢查,但在證期會堅持維持現行制度下,檢查局目前的規劃變成是以檢查銀行業及保險業為主。至於證券業的檢查,除了金控旗下證券業的檢查,原則上由檢查局負責外,證期局仍保有對部分證券業的檢查權。將來證券商、期貨商的檢查,除證交所、期交所外,證期局將繼續保有必要的檢查權;投信投顧及證金公司的檢查權,證期局也將保有。

由於檢查局的證券期貨科,可能只有少數的人力,不足以負荷,這是證期會主張,初期檢查局只負責金控旗下證券業為主的原因。

但據了解,在檢查局調配人力過程中,證期會就無意支援太多人力給檢查局。除了存保公司與中央銀行外,包括金融局及保險司都派了不少人力到檢查局,唯有證期會只派3、4個人過去。

金融業檢查報告追蹤、考核  疊床架屋?

中央銀行對於銀行的檢查,已保有貨幣政策的專案檢查權,將來存保條例修正後,也將爭取對要保機構的檢查權,從內到外,負責對金融業的檢查單位,已經不止檢查局一個單位了,這些都讓檢查一元化的理想打了折扣。

監理單位間的爭權,還不止檢查權的分工,就連檢查報告的追蹤、考核,也未放過。根據檢查局的組織規程規定,新成立的檢查局,除負責金融業的檢查工作外,也將負責這些金融業檢查報告的追蹤、考核。但銀行局、證期局及保險局3個單位,將來也負責監理金融機構檢查報告的追蹤、考核。

在最重要的時刻群龍無首 籌組難題雪上加霜

新單位的籌組與分工,難免會有磨合期,百廢待舉,但偏偏金監會主委難產,群龍無首情況下,就讓金監會籌組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更加難解。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法規定,金監會將設委員9人,其中1人為主委,2人為副主委,其餘6人為委員,攸關金監會運作的主委、副主委及委員人事案,備受關注。

 對政府高層來說,金監會主委任期4年,這個職務一做就是4年,很難換下來,因此,主委人選不但要具專業,還必須獲高層信賴。加上主委必須到立法院備詢,現在的官場文化與立法院生態,加上旋轉門的限制,更加深人事布局的困難度。

最後,終於在金監會正式掛牌運作的倒數第10天,行政院公布了主委人選,是由去(92)年年底接任吳乃仁當上台糖董事長的龔照勝出任。截至截稿前則另決定包括常務副主委張秀蓮、委員吳琮璠、黃顯華、呂東英、凌氤寶、李賢源等名單,另一委員暫缺,而另一政務副主委則將由業界覓才。

新任主委龔照勝以黑馬姿態出線

龔照勝是2000年總統大選時,第一位跳出來公開挺扁的外資券商代表,當時他還是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台灣區負責人。後來,在我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顏慶章擔任財政部長任內,他積極協助政府安排歐洲招商之旅,觸怒中共,還因此丟了外資高薪飯碗。

由於龔照勝挺綠色彩濃厚,加上曾為協助政府招商丟掉工作,因此,每逢公股金融機構高層人事出缺時,龔照勝一定被視為口袋人選,只是最後都未如外界預期。

 有趣的是,這次金監會主委人事案,龔照勝一直未在府院口袋人選名單中,但最後他反而以「黑馬」姿態出線。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喜憨兒基金會:與愛同行 憨老有終
...
市場訊息
健康署:善用兒童預防保健 及早發現及早矯治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家長最深切的期盼,為幫助家長瞭解孩子的發育與健康狀態,並及早發現潛在的疾病或健康問題...
健康醫療百科
吃飯滑手機 小心滑出情緒問題!
現代家長工作忙碌,三餐不規律,生活壓力大,導致對孩子身心健康疏於照顧,容易產生情緒控管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