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國人新契約平均保額在民國84年達到102萬元,創下歷史新高,在當時的經濟發展條件之下,還有很多人覺得保額仍舊不足。沒想到百萬保額如曇花一現,85年起新契約平均保額旋即跌破百萬,且連年下挫,從當年的95萬一路滑落到89萬、83萬、78萬、78萬、64萬、55萬,到92年只剩52萬!而有效契約滑落的速度較為緩慢,84年平均保額為86萬,到90年都維持在80萬以上,但到了91年亦已跌破80萬。
弔詭的是,與壽險有關的數字,除了平均保額年年大幅滑落之外,其他的不論是每張保單的平均保費、保險業的保費收入、投保率,每年都有可觀的成長。以平均每件保費收入而言,84年至91年之間大約都在2.1萬到2.5萬之間,而92年一躍竄升到4.2萬,創下歷史新高,但當年新契約平均保額卻以52萬元創下歷史新低。84年投保率僅62%,92年投保率則竄升到158.9%,為84年的2.6倍!保費收入更從84年的3,102億元增加到92年的1兆1,197億元,9年間成長3.6倍,而新契約平均保額卻縮水到剩下84年的一半左右!
這樣令人怵目驚心的變化,相信保險業都看在眼裡。而更值得深思的是平均保額與整體壽險之間出現如此詭譎的關係,除了近2年保費隨利率走低而調高之外,各公司主打的商品當然也是原因之一。
過去9年壽險保費收入成長達3.6倍,就壽險公司的收入觀之,當然是極為優異的表現,但是看到當年度投保的保單,平均保額只剩9年前的一半,大概也難免擔心「保障」這個保險唯一無可取代的功能與價值,是否將隨之慢慢被削弱,並因而被遺忘或忽略。
回顧台灣保險業走過的40幾年,從被許多民眾排斥、歧視,到逐漸受到肯定與推崇,其實並不容易。其中除了保險公司、保險從業人員、主管機關與學界的努力之外,保險見證人才是最真實、最有說服力的口碑。只有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真正感受到「幸好有這一筆保險金」,保險的價值才得以被肯定,而小額的保險金顯然不足以讓一個遭逢重大變故的家庭認為有保險是不幸中的大幸。患難中的1萬元邊際效用與心理價值,可能是順遂時的千萬倍,因此在最需要的時候,保險的價值最可能被擴大彰顯,也最可能被誇大詆譭。
雖然有人樂觀地認為,既然投保率已達158.9%,那麼平均每人有1.6張保單,以有效契約平均保額80萬來算,每個人至少也擁有超過100萬壽險保障,就算還有努力的空間,情況也沒壞到每人僅有52萬。純粹用算數來算這樣的說法可能說得過去,然而台灣的壽險不僅患寡,更患不均,若以投保人數來看,目前台灣至少還有3成以上的民眾沒有投保壽險!
未來保險要成為民眾生活中無可取代的必需品,或者是理財計劃中聊備一格的附屬品,恐怕就在經營者的一念之間了。
|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國泰產險:你的車險保障夠嗎? 首推線上車險保單健檢服務今年4月在南投發生軍用貨車與超跑擦撞的意外,總計近期傳出超跑車禍事故已經發生近10起,其實,大部分民... | 市場動態 態度決定一切!
近幾年,經常聽到業務員抱怨保險越來越難做。仔細想想,市場一片榮景時,因業績差而脫落者大有人在;... | 財經時勢 2013經濟成長率 中經院下修至2.01%
中經院昨(15)日公布最新經濟預測,我國今(2013)年經濟成長率(GDP)從2.28%下修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