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藝人大S日本猝逝的消息,仍在上演官司之戰,但也喚起國人「在台灣,還好有健保」的心聲。然而,當我們感嘆台灣健保的可貴時,卻忽略了這項即將邁入三十週年的「台灣之光」,正面臨崩潰的危機。
過去三十年,健保帶來極大的便利性與高滿意度,但長期的財務壓力、醫護人員的過勞困境,以及醫療資源的錯置,讓健保改革的呼聲從未停歇;就連賴清德總統的恩師、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志鴻也直言,現行的健保已難以維繫,改革勢在必行。
當醫院最賺錢的部門是停車場、餐廳,而非核心醫療服務時,這樣的制度還能撐多久?過去,健保透過嚴格的控管支出,勉強維持財務平衡,但這種手段導致醫療生態劇變,急重症醫護人員流失,醫院為競爭總額陷入賽局,不得不轉向自費市場,再加上分級醫療無法落實,讓醫療體系陷入惡性循環。
因此,這幾年來「商業保險補位健保」的概念,開始受到關注。最初由《現代保險》雜誌創辦人黃秀玲提出的「第二層健保」構想,不僅在醫界掀起討論,現任金管會主委彭金隆還是「彭教授」的時候,也曾延續黃秀玲教授的主張,認為商業保險可以在健保不足之處發揮作用,形成公私協力的雙層保障機制。此外,根據《現代保險》獨家調查,高達七成一的商業保險公司CEO認同「商保補位健保」,認為商保補位可以減輕民眾醫療負擔、達到風險分散、降低理賠率,並由多家公司共同承保,制定合理的保費標準。
商業保險與健保的關係,過去往往被視為對立,但事實上,兩者各有所長。
全民健保講求社會公平,提供基本醫療保障,但面臨財務壓力時,給付標準勢必受限;而商業保險,則在價格與風險之間取得平衡,提供更彈性的醫療選擇。若能透過公辦民營的方式,由政府吸收行政成本,保險公司負責承保,在確保全民基本醫療的前提下,提供更完善的醫療保障?這或許是健保改革的下一步。
如今,彭金隆已不再只是提出學術理論的彭教授,而是身處政策決策圈的彭主委,即便健保並非金管會的管轄範圍,但作為主管商業保險公司的首長,能否超越部會分工的藩籬,動員保險業與政府協作,推動第二層健保的落地,將是他能否將「學術理論」轉化為「可執行政策」的一場考驗。
健保改革無可迴避,政府願意主動出擊,打破部會界線,讓制度從理論走向實踐,或許才是決定全民健保未來能否持續發光的關鍵。
編輯推薦 | ||
人壽保險 2019龍鳳獎頒獎典禮 這33家公司八年級最愛!
【本文重點】八年級生有一半進入職場,有人說它們不堪一擊、也有人說它們自怨自艾... | 市場訊息 國泰世華:提供一次付清免手續費、分期享最高6期0利率5月報稅季節即將來臨,民眾為省荷包紛紛比較最划算的繳稅方式,其中為減輕負擔,選擇用信用卡分期繳交綜所... | 退休規劃 銀髮族固老本 「四千萬」防金融剝削人口高齡化是先進國家的象徵,也是對銀髮族的挑戰。在台灣,提到「銀髮族」或「老人」,經常被貼上「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