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一次併購 近5千名業務員蒸發
文/方雪俐 | 2010.06.01 (月刊)

追求與業績、收入有關的「大」,是很多個人與企業衝衝衝的驅動力。除了自我實現之外,更多的是力圖在自己所屬的世界頭角崢嶸。

保險公司的併購,就是其一。

企業併購的動機十分複雜,其中,想「變大」是主因之一。以壽險公司來說,如果能夠吃下擁有數以萬計的業務大軍、百萬保戶、千億資金的同業,就可以立刻變大,這樣的「大補丸」當然令人垂涎。

但是買方與賣方總是各有打算。有人想變大,但是也有人想變精。

去年二月中國人壽宣布買下英商保誠人壽業務員通路的保單與相關資產。這樁部份交易透露的訊息之一,是原先以銀行通路為主的中壽希望用保誠的萬人業務大軍來補強自己的業務體系,以擴大市場佔有率,而保誠則想放棄成本可能已超出負荷的傳統業務部隊,專攻銀行等其他通路。

當時保誠的登錄業務員達一萬二三六三人,中壽則為三九九七人。

消息宣布後,兩家公司的業務員人數開始產生變化。六月交易生效,中壽業務員增加為一萬四四二二人,保誠則銳減至八七九人,從二月到六月之間,兩家公司的業務員合計減少超過一千人。

到今年四月,兩家公司業務員各再分別減為一萬一一六七人與四一七人,合計比去年宣布部份併購消息時減少四七七六人,減幅約達三成,超過同一期間整個市場壽險公司減少的業務員總人數。光是四月,就有一三二六人從中壽註銷。但中壽的業務員仍高達原來近四千人的二.八倍。

而萬人大軍讓中壽業務員通路的比重從去年上半年的四○%提高到今年前四個月的四六%,銀行通路則從五六%降低到五二%。

合併效果能否反應在保費收入是最現實的問題,去年一至二月中壽與保誠兩家公司的初年度保費收入各為七九億和二六億,合計一○五億,今年同期則分別為八八億與一四.八億合計一○二.八億,比去年減少二%,其中,中壽本身成長十%。

中壽從宣布買下保誠業務員體系迄今一年餘,有近五千名原來分別登錄在這兩家公司的業務員從中蒸發。這到底是因為業務員被迫「移植」,水土不服,無法在新公司定著的現象?或者是新東家嚴選業務員、淘汰不適任者的結果?箇中滋味大概如人飲水。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富邦產險:中秋月圓人團圓 富邦產險網路投保旅平險享漫遊優惠
中秋連假將至,許多民眾都已經把握難得的四天連假,規劃闔家出遊行程。無論是返鄉與家人團聚,或是安排年度...
財經時勢
陸客不來旅遊 產險公司臉都綠了
今(2016)年陸客來台旅遊大縮水,各專營陸客團的行業,包含飯店、遊覽車和購物店等都受到影響,連老字...
財經時勢
釋迦收入保險試辦 農民霧煞煞
農業保險承保項目逐漸擴大,農委會即日起試辦台東釋迦收入保險,保費部分則由農委會補助5成、縣府補助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