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態度 決定工作熱情與業績
文/林麗銖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06.16 (新聞)

多年前,有天搭計程車外出辦事,因為車程有點遠,就與運將先生聊了起來。那是一部加入某衛星車隊的計程車,當時叫他們的車,車資可享折扣優惠。我很想知道運將先生對透過車隊車資要被打折的看法,本以為他會抱怨,沒想到他卻說:「雖然車資要被打8折,但是卻可以穩定載客量,如果我每天接7、8個像妳這樣車程的客人,就可以收工回家了,我還是有不少自己的時間。」

原來運將先生設定一天至少要有2,500元的收入目標,週休一日,一個月下來就有5萬多元的淨收入「現在這樣的時機,能有這樣的收入已經非常好了!」

運將先生雖然講得一派輕鬆,但從談話中才了解,他也是勤做功課後(譬如仔細聆聽並記下中心播報的叫車狀況、分析客戶上下車的地點與車程等)才能接到不少中、長途客戶,使他能在8、9個開車時數內就達到收入目標。他穩定的5萬多元月收入並非平白得來。

運將先生的狀況,讓我想起幾天前來電請教問題的一位壽險業務員,她原本是為了客戶的理賠爭議來諮詢的,沒想到問題還沒討論完,她就抱怨了起來,「現在招攬保險,客戶都推說沒錢,好不容易成交的case收入卻不到以前的一半,業務已經夠難做了,公司的理賠竟然還這麼硬…。」

同樣面對全球不景氣,面對持續飆高的失業率與下滑的薪資水準,有人仍能賺取穩定不錯的收入,並且樂在工作,有人卻抱怨不斷,度日如年。應該是「態度」不同,才會產生這麼大的差距吧!

招攬保險的工作,原本就是一連串拒絕的過程,業務的本身也充滿挑戰與艱辛,大環境不好時固然如此,大環境好的時候也沒改變過。對工作本質有這樣的認知並擁有正確心態的人,不會隨便把困難歸責於大環境,而是要反問自己:每天該有的拜訪量都做到了嗎?是否仍堅信每個家庭與個人都一定需要保險呢?可以做到「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嗎?

運將先生沒有把時間浪費在抱怨上,而是用自己的方法勤勞工作,終能賺到錢、賺到時間,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快樂工作,所以還賺到錢買不到的健康。而抱怨連連的壽險業務員,已為自己找好懈怠的藉口,並將雙腳捆綁起來,不再努力尋找客戶,也失去工作的熱情,當然業績要一落千丈。

這一切的關鍵,其實都是決定在「態度」而已!

 

延伸閱讀

 

拜訪的重心在人 不在商品

跨出舒適圈 業務不受限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丈夫花錢幫太太買保險 指定子女為受益人 身故保險要課稅嗎?
本文重點:保單課稅一直是民眾關切的議題,國稅局提醒,要保人花錢幫家人買保險,...
市場訊息
愛‧保險‧送單趣
在送單的過程中,看到客戶信任的接下保單時,掛念風險的一顆心放下了,那是多麼有成就感又有意義的事,雖是...
調查&排名
保險業變乖了!二○一七年罰款創五年新低
二○一八年是行動支付元年,現代人消費不只刷卡、更刷手機。截至去(二○一七)年十一月底,國內刷卡金額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