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看電影學保險】漂泊人生,用保險幫自己找回最後的尊嚴。--《做工的人》
文/何楷平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3.01.26 (新聞)

「這棟是我們蓋的,對吧?一棟一棟這樣蓋,很有成就感耶!可惜沒有一棟,我們有辦法搬進去住。」電視劇《做工的人》描寫鐵工家庭的困苦與無奈。

工人,隨處可見,卻讓人視而不見。他們承受日曬雨淋,在高強度勞動過程中,承擔極高的職業風險。出身鐵工家庭的阿祈,成天懷抱發財夢,賣過保健食品、投資夾娃娃機,夢想開宮廟賺香油錢,全都失敗收場。有一天,兒子對發票中頭獎兩百萬元,阿祈卻把發票搞丟了,惹得妻子大發雷霆。

妻子的氣都還沒消,阿祈就在某一次施工時,不慎失足墜樓,送醫後得知,自己步上父親的後塵,被診斷腦中風。

其實,一直以來,阿祈都在逃避身體已經不復以往的事實。「錢就是我的醫生,有錢就不會生病。」對做工的人來說,收入按日計價,上班一天領一天錢,無法工作隨時有人可以取代,就算身體不舒服,一旦沒錢,根本也沒資格去醫院好好做檢查。

阿祈的弟弟阿欽同為鐵工,乍看之下身體硬朗,但事實上也是透過藥物、酒精,甚至毒品,來舒緩長年過度勞動造成的職業傷害。幾乎是用生命在換取微薄收入的他們說,「尊嚴是留給那些領固定薪水的人。」

中風之後的阿祈,身體愈來愈差,四肢不聽使喚,說話語無倫次,久病的他不願拖累家人,哭著拜託弟弟阿欽,給他打一針,讓他好好走。阿欽早已失去對人生的盼望,看著哥哥活得那麼辛苦、卑微,在送哥哥上路後,也為自己準備了一針。

《做工的人》無疑是齣悲劇,「沒錢、沒健康、沒尊嚴」幾乎是反駁不了的事實,雖然有錢不一定健康,尊嚴也不完全建立在金錢上,對出身社會底層的人來說,錢可以再賺,但萬一突然病倒,失去健康、失去生活能力,失去對人生的選擇權,何來尊嚴?

每個人心中都有「發財夢」,但在追逐夢想之前,也許能先花一點錢,買一份不會棄自己而去的踏實──保險。保險不是有錢人的專利,保險可以比想像中更便宜,但保險能帶來的價值,絕對比各種投資和夢想都來得大,它能幫助的,不只是付不出醫藥費的人,甚至還能拯救沒有希望的人生。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該賠給誰? 解析強制險請求權(下)
根據保發中心統計,2014年產險業的車險總賠款中,強制險就占三成,由於強制險不問過失的設計,理賠的責...
財產保險
2024新聞事件看保險:保險防線 震撼中的教訓
保險的重要性,往往在災難發生之後,才被凸顯;諷刺的是,人往往都是在發生震驚社會的新聞事件之後,才注意...
市場訊息
華南產險:全民瘋國旅 旅綜險銅板價再抽獎
交通部「安心旅遊國旅補助」、經濟部「振興三倍券」和文化部的「藝 FUN 券」即將在7月份陸續啟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