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創造生命的長度
文/黃秀玲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05.21 (新聞)

一位朋友被診斷出癌症末期,醫生告訴家屬,即使積極治療,大約也只剩一年壽命,家屬萬分難過不捨,經過幾個月仍不敢把醫生的話告訴朋友。

如果知道自己只剩一年的時間,我不知道我能否勇敢面對,畢竟非到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平常掛在嘴邊的豁達,終究只是理想或理論。但是作為一個總在課堂上告訴學生「沒有人知道下一秒鐘會發生什麼事」的危險管理老師,如果真能體認這句話是千古不變的事實,那麼即使醫生說「只剩一年」,還是比所有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明天的人,要確定許多。

不過,就像許多醫生遇到難以醫治的疾病,或治療失敗時,常會說「醫生又不是上帝」一樣,就算是癌末病人,醫生既然不是上帝,自然不能判定病人到底還有多少時間。於是不管是誰、目前體況如何,終究還是沒有人知道下一秒鐘會發生什麼事,明年此時自己會在哪裡。

就是這樣的不確定性,讓各式各樣的保險有存在的空間,也就因為這樣,人生才有許多慶幸與懊悔。

死別很痛苦,尤其與自己所愛的人,但死別對每一個人而言,終究都是無力對抗的無奈,更多人因故「生離」,甚至到死別之日都不曾再聚,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憾事。

一個朋友長年離家,即使父母老邁臥床的最後幾年,也很少回去探望,父母先後過世讓他的家人悲傷不捨,但是他說,可能因為自己很少在父母身邊,所以總不覺得父母已經不在。像這個朋友這樣,能夠視死別如同生離的豁達者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遇到類似情境,總是懊悔沒有好好珍惜。

有人把罹患重病當做是一種咒詛,但是我一位勇敢的朋友,卻感謝她的病讓她驚覺,原來自己的時間不是用之不盡的。在整理好自己的情緒之後,她說,雖然她無法決定自己還有多少天可以過,但是她可以決定每一天要怎麼過,認真過一天,抵得過以前隨意揮霍好幾天,「生命的深度、廣度比長度重要」她深深體認這句話的意涵。她因病召回許多怕她時間所剩不多的親友,她開心地說,若不是如此,許多久沒聯繫的親友,恐怕真的不太容易有機會見面。

但願有一天,當我的朋友得知醫生曾預告他的剩餘生命時,也能夠用廣度、深度創造生命的長度。

 

延伸閱讀:

珍惜人生電量

把握時光 成就夢想

 

 




編輯推薦
調查&排名
上市金融保險業Q1營收小增4% 當中誰營收最高?
【本文重點】今(2019)年首季上市金融保險業營收小幅增加4.82...
市場訊息
中國人壽:關懷疫情焦慮 獨家捐助線上心理健康平臺建置
全國持續三級警戒,長時間居家工作、上課,加上過度關注疫情資訊,許多人出現焦慮恐慌、失眠等心理失衡問題...
市場訊息
國泰世華:「讚讚金猴運!88萬紅包送給您!推出『行動紅包』活動」
國泰世華銀行今年過年推出「行動紅包」活動,邀請全民一起用手機「轉紅包、領紅包」,還將回饋送出總價值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