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珍惜人生電量
文/黃秀玲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03.18 (新聞)

如果「壽命長短天註定」,或如聖經傳道書上說「凡事都有定期,……。生有時,死有時」,又能有一個類似電池電量顯示器的東西,隨時顯示壽命的剩餘比例,每個人都可以隨時看到自己已經走完多少人生、又剩下多少歲月,也許很多人的生命會與現在不同。

在一次演講中我提到,台灣男性平均壽命七十七.三歲、女性八十三.七歲,男性若六十五歲退休,沒有固定工作收入的時間平均有十二.三年,女性更長達十八.七年。因為這場演講的聽眾大多是中、壯年男性,所以我順便請大家算算自己的人生電池容量還剩多少?剩下的電量打算怎麼用?

「我的電池容量只剩下二十%!」坐在第一排中間的男士驚呼,頓時間,類似的聲音此起彼落。當然大家都知道自己幾歲,也大約知道台灣人的平均壽命幾歲,但是當拿手機的剩餘電量來比喻自己的餘命,大多數人都會有不同的體悟,且走過的歲月愈長,剩下的時日愈少,衝擊愈大。

如果手機電量只剩下二成,想避免電力耗盡,及時充電是最好的方法,如果當時的環境充電不可行,那至少可以暫時不做非必要的使用或暫時關機。可是命定的壽命電池,不管剩下多少都無法充電增補,也不能暫時關機。人生沒有暫停鍵,走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扎扎實實地吃掉剩餘的時間。

當我們還年輕時,對於分分秒秒流失的歲月大多無感,甚至可能會誤以為時間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花上幾個小時排隊買到一個特惠商品,還會直呼划算。好比當手機電池滿格,我們不會在乎任何會快速耗掉電力的操作,但當知道時間所剩無幾,我們可能會像看到正在使用的手機電量亮起紅燈般心急,也會發現還有很多想做未做的事、想說未說的話,還有該善待卻未善待的人。

幸好,人生壽命電池雖然不能充電延長可用時間,但若能夠時時檢視剩餘電量,懂得善用,就會讓每一格電力的效果發揮到極致。

演講結束後那位男士來找我,他說其實自己對工作早就失去熱情,每天上班都在「等退休」,滿腦子都是「等退休後,就可以做很多我想做的事」,「打發時間」就是他的日常。人生電池的比喻,讓他驚覺即使只是在「等退休」,耗電量竟跟認真打拼時完全一樣,曾幾何時自己的電量竟然只剩二成。離開時他謝謝我一語驚醒夢中人,開心的說「還好還有二成,只要好好珍惜充份利用,應該還不算太遲。」

祝福這位男士和善用人生電池的每位朋友,時時刻刻發光發熱。

 

延伸閱讀:

【專欄】去做、去給 就會得到

得到與失去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新冠疫情帶來「大離職潮」?62%國人求職更在乎這點
新冠疫情重擊產業,還可能引發「大離職潮」?根據全球國際招聘顧問組織Michael Page發布的《2...
人壽保險
年金保單價值 須計入遺產課稅
要保人購買年金險後,若在年金累積期間身故,保險公司將返還保單價值準備金,台北國稅局表示,這筆錢...
市場訊息
富蘭克林:歐洲央行延續低利率政策 不確定環境下精選投資標的
歐洲央行即將於4/21召開利率會議,此次為三月擴大寬鬆購債規模並採取第二輪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