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有一堂課談「社群經營及內容行銷操作」,講師提到,若想抓住網友的眼球,要做和別人不一樣的事,但要注意不應「諂媚受眾」而是「引導受眾」,不是做大眾希望看到的內容,發布的每一則都為迎合所有人的口味,而是要引導大眾喜歡自己發布的內容,進而吸引人來追蹤、跟隨。
一般總認為,若因發布內容導致粉絲人數減少,往後就不該再發布同類型的內容,但講師則打破這樣的觀念,他說若是因為發了一則沒問題的內容,卻導致粉絲量降低,不需要氣餒,因為版主要做的就是「篩選」粉絲,讓不合適的人出去,合適的人進來,留下認同自己的粉絲,凝聚的力量才會堅不可破,如此能讓粉絲專頁日漸茁壯。
這讓我想起去(2019)年金管會出手嚴管類定存保單,立刻引來壽險業務部隊的抨擊,相關新聞底下不少是批評、謾罵,還有不少抓住了一個不是重點的「點」就無止盡攻擊的酸民,但在這當中也有人給予金管會支持,為「勇於做別人不敢做的事」的主委,給予大大的鼓勵,去年底全面訂定所有人身保險的死亡保障門檻,今年7月正式上路。
之所以有業務員反彈,從金管會保險局的統計數字就可知道,2018年新契約保費收入高達1.38兆元中,儲蓄型保單保費收入高達7千400餘億元,市場占比高達54%,也就是說前年有超過一半的業績來自儲蓄性高的保險。
至於消費者面,不可諱言,在低利率環境、訴求保本等因素下,造就了國人愛買儲蓄險的盛況,然而,在將大筆預算投入購買儲蓄險之前,應先考慮自身「保障」是否已經足夠,然而實際的狀況卻是,多數國人保險保障觀念不足,加上擔心賠不到,所以偏好投保一定拿得回來、利率又高於定存的儲蓄險,這種偏頗的保險觀念,通常來自於業務員。
這次金管會大刀闊斧前,想必已預知將會有不少反對的聲音,仍毅然決然導回保險保障本質,選擇「引導受眾」而非「諂媚受眾」,如此一來,勢必會淘汰一批業務員,讓不適任的人出去,適合的人進來,留下「保險」業務員,而非「儲蓄」業務員,接下來再由保險業務員齊力推廣保險保障,步步實現全民具備保障觀念的願景,到時候,這就會是一個保險保障社群經營成功案例。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健康醫療百科 一機在手身體3處亮紅燈(上)前(二○一六)年最火紅的電影「屍速列車」引起喪屍潮,失去個人面貌、沒有靈魂,看不到、也無法判斷方向,... | 市場訊息 群益投信:台股連五紅 萬點是好點 布局大規模台股基金台股人氣不減,自5月23日以來至8月25日已經連續站穩萬點關卡之上68天,是史上台股萬點持續天數紀錄... |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3年10月03日
健保署:導入精準治療利器 112年10月起健保給付罕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