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醫療、健康保險
投保率若達50%2.8兆照護金 保險公司買單
文/鄭慧菁 | 2014.03.01 (月刊)

張姓失智老翁因誤闖國道,走在中山高速公路的內側車道,雖然家屬與民眾通報警方協助處理,但是當警方趕到現場時,老翁已遭車輛碾斃。

二十八歲的陳羚四年前不慎摔傷胸椎,從此以輪椅代步,她因而失去工作,也與論及婚嫁的男友分手。

失能人口 六十五歲以下占二十五%

根據衛生福利部調查,二○一一年台灣六十五歲以上人口達二五五萬人,其中有三三.五萬人失能,約占全體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十三.一四%,較二○○○年九.七%增加三.四個百分點。

此外,事故傷害是青少年死因之首,而國人因為仰賴機車通勤,脊髓損傷的發生率是國外的三倍。根據長期照護籌備小組統計,二○一一年全國失能人口為四十四.八萬人,六十五歲以下就占了二十五%(約十一.三萬人),足見失能照護,不單是老年人的問題。

財政窘迫 失能照護費用需保險分擔

今(二○一四)年中央政府總預算一兆九四○七億元,社會福利支出編列四二四二億元,占二十一.九%,居各項預算之首。

社福支出約有四分之一用於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相當於一千多億元,若再加計六十五歲以下失能人口的照護經費,數字將更可觀。而根據長期照護保險籌備小組推估,二○二八年全國失能人口將達八十一.一萬人,相關照護經費更將倍數成長,若全數仰賴政府支出,資金缺口的窘迫可以想見,透過商業保險分擔照護支出勢在必行。

然而,截至二○一三年止,長期看護保險的投保率僅達二.○四%,與壽險及年金保險投保率高達二二二%相較,兩者差距甚為懸殊。

雖然就社會結構分析,長期看護保險具有高度發展潛力,但經營層面仍存有諸多困難之處,有礙長期看護保險業務推行,此外,要發展這個可以分攤社會照護支出的保單,政府若能提供租稅優惠將可以發揮實質的鼓勵效用。

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與中華民國保險經紀人協會共同主辦,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協辦「長看險的商機與節稅」論壇,邀請產官學界專家共同探討,究竟長看險的普及對國家財政有何幫助?提供長看險稅賦優惠可不可行?市售具有長期看護功能的保單共有「長期看護保險」、「類長看險」、「殘扶險」三類,究竟有何差異,哪些保單應該被納入「所得扣除額」?

老化問題 達國家安全層級

為解決失能者的照護問題,今年一月立法院已初審通過長照服務法為長照服務網鋪路,衛生福利部規畫今年將長期照顧保險法草案送進行政院和立法院,希望二○一七年就能上路。

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董事長林麗銖指出,壽險公司早在二十年前就看到長期照護的重要性推出第一張長期看護保險,由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主辦的保險信望愛獎,更曾將長期看護保險評選為最佳保險商品。

二十年過去了,長看險的發展相當緩慢,到去年為止有效契約只有四十七萬件,一年新契約僅六萬五千多件,投保率只有二%。長看險的業務統計並未包括給付項目與「長期看護保險金」性質相近的「類長看險」及「殘扶險」,不只使得投保率看起來偏低,也顯示目前對長期看護保險的定義相當模糊,也阻礙相關保險的推展。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表示,人口老化對國力的衝擊已被視為一種巨災風險,因此,長期看護的問題應拉高到國家安全層級來因應,長期看護保險是解決此一問題的重要工具,但是從可取得性及可負擔性分析,長看險還難以發揮應有的效果。

林建智指出,長看險投保率低,顯示目前並不普及,而保費是否為大眾所接受,同樣是必須思考的問題。

首張長看險獲信望愛大獎 民眾不買單

台灣第一張長期看護保險在一九九五年(民國八十四年)推出,一直到二○○二年陸續只有九家公司推出相關商品,期間還有公司停售,發展速度相當緩慢。

但近二年長看險商品推陳出新,除依生理狀態及認知功能障礙為給付條件的傳統型長看險,還有罹患特定疾病啟動的類長看險,以及依殘廢等級提供照護金的殘扶險,二○一二年金管會甚至編列預算拍設宣導短片,希望民眾為自己的「晚美人生」準備,多一些保險規劃,提早購買長看險。

中華民國保險經紀人協會理事長王信力指出,長看險問市至今已近二十年,發展速度卻相當緩慢的原因在於商品內容難懂。

長看險理賠定義 難獲共鳴

統計顯示,台灣八十五歲以上人口,有六十%會出現失智的現象,比例超過二分之一。王信力指出,去年國人平均壽命男性雖然僅七十六.二歲、女性八十三歲,但男性活超過九十歲以上的比例達五十二%、女性更超過七十%,也就是有六十%夫妻有一人超過九十歲,足見老年失智的照護問題相當嚴重。而年輕人意外成癱的照護期間則可能長達二、三十年。

老年失智、年輕失能等問題都突顯長看險的重要性。但以他從事保險業超過三十年的經驗,第一次拿到長期看護險細看保單條款,對當中的保障項目仍然一知半解,更別說要向保戶說清楚長看險的保障內容。

照護型保險 進入戰國時期

朝陽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張婉玲說明,傳統長看險認定標準須符合無法自理日常的生活行動,進食、如廁、穿衣、起居、行走、沐浴六項達三項且持續六個月以上者,或是對人事時地物的認知功能損害。至於是否達到理賠標準,則需透過巴氏量表評分。

新光人壽行銷長李正偉分析,長看險投保率低使經驗取得不易,也可能造成保費精算偏高,訂價可信度不足,再加上保戶與醫療團隊對巴氏量表各項得分有認知差距,造成理賠困難,都是長看險不易推廣而發展緩慢的原因。

遠雄人壽經紀人部資深經理李誠銘指出,傳統長看險賣不動,解決理解問題是當務之急。

為提高保戶對保障項目的理解,同時方便業務員解說,有壽險公司推出具備長看險功能的特定傷病保單,一般稱之為類長看險,以及達一~六級殘廢就定期理賠殘廢扶助金的殘扶險保單。

李誠銘認為,比起可能必須花十倍時間解釋什麼是巴氏量表,保戶對殘廢等級的認知就高很多,對特定傷病的瞭解亦是。達一~六級殘及罹患保單所列舉的特定傷病,已能涵蓋大部分的照護狀態,而且保戶短時間就能理解,銷售類長看或殘扶險,通路經營更有效率。

對長看下定義 有益市場發展

李正偉觀察,長看、類長看、殘扶三種商品涵蓋的保障範圍互有重疊也各有不足,但是各公司主打的商品不同,容易造成通路相互攻擊。

三類保單對長看有各自的定義,業務員因為要推崇手中的主打商品,而攻擊其他商品對市場發展更是一項重大傷害。

王信力希望主管機關能對長看險做出明確定義,他以重大傷病保險為例,各公司對七項重大疾病的標準一致,沒有爭議,民眾接受度高,市場成熟後才又發展出特定傷病保險。想要提高長看險普及率,有賴主管機關訂出標準。

壽險公會理事長許舒博指出,除保單所列狀況之外,其餘都應理賠的負面表列的方式,可以建立統一理賠模式,讓保單推廣更容易。

林建智提出自己的看法,保單設計不能超出保戶期待,以車險全險而言,很容易讓保戶以為只要保了全險,發生任何損失都能獲得保險理賠,但颱風洪水所造成的車損並不包含在其中,長看險理賠的統一模式,也應符合保戶期待。

長看費用 十年上看七百萬

長期照護花費相當可觀,以每月二~六萬元計算,每照顧一名長看患者十年就得耗掉二四○萬~七二○萬元。

長期看護險投保率每增加一%,投保人口就增加二十三萬,投保率愈高,轉嫁給保險公司的看護費用也愈高。

假設二○二八年八十萬失能人口有五十%投保長看險,以每人每年給付二十四萬元~七十二萬元,給付十年計,就有九六○○億~二兆八八○○億元(240萬×80萬人×50%~720萬×80萬人×50%)的看護經費必須由保險公司買單,不僅解決四十萬家庭的照護問題,政府社福預算更不會因此捉襟見肘。

長看險享獨立扣除額 稅收增五.六三億

許舒博指出,日本政府推動政策性介護保險五年後,商業長看險投保率約成長六倍,若以日本經驗推估,台灣政策性長照保險上路後,商業長看險投保率可增加三.二個百分點,預估一年可新增七十三.六萬件新契約。為增加民眾投保長看險動機,壽險公會提案讓長看險享二.四萬元獨立免稅額,但此舉也引發外界質疑恐犧牲國家稅收,且有圖利保險業之嫌。

然而許舒博表示,長看險享獨立扣除額反而可為政府創造五.六三億元的稅收。以每件保單年繳保費五.二萬元估算,壽險業一年可有三八三億元的新契約保費收入,營所稅收入可增加七.八一億元,公司營業稅可因此增加二.○一億元,扣除個人綜所稅因二.四萬元扣除額將少收四.一九億元,政府稅收還淨增加五.六三億元。不但能解決失能、失智的照護問題,還能充盈國庫。

正面效益 大於賦稅優惠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副局長王玠琛表示,單看長看險賦稅優惠對財政的衝擊雖然有限,但全台各界提出的減稅方案相當可觀,長看險扣除額若通過恐引起示範作用,對租稅收入勢必造成影響。

再者,壽險公會的租稅試算有許多條件假設,若條件不成立,未必能為政府帶來稅收。且民眾購買保單未必基於個人意願,業務員主動招攬往往才是促成保單的關鍵,而鼓勵保險公司推動長看險的方式很多,稅惠未必是最好的方法。

且二.四萬元扣除額對民眾所得的影響相當有限,以個人所得報稅級距五%~十一%計算,一年頂多節省一二○○元~二六四○元,不一定能增加民眾購買長看險的意願。

李誠銘認為,長看險普及能解決社會結構變遷所引發的照護危機,其正面效益遠大於賦稅優惠。

王信力則表示,保戶是否購買一張保單會做綜合判斷與考量,而所得稅扣除額往往能發揮臨門一腳的效果。

三保單功能不重疊 不應偏廢

一旦長看險獲單獨二.四萬元所得扣除額,長看、類長看、殘扶險都應一體適用嗎?全球人壽行銷本部協理鄭中安認為可將這三類保單視為廣義的長看險,都是以定期給付生存金的方式照顧失能或失智保戶,只是理賠認定標準不同。

這三種保單的保障範圍各自獨立,只有少部分交集。以「四肢殘缺」或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而言,無法獲得傳統長看險理賠,而殘扶險及類長看就能發揮功效,應一併納入,不可偏廢。

李正偉分析,就理賠認定而言,長看險看的是結果,殘扶及類長看則視致殘、致病原因是否符合保單定義,但就保單功能而言,不論給付「長期照護保險金」、「殘廢扶助保險金」或「特定傷病生活照護保險金」,只是名稱上的差異,對被照顧者及其家屬而言,都能獲得實質現金助益,若祭賦稅優惠理當一體適用。

瑪莉亞保單整合 勢在必行

台灣人口老化快速,而照護人力有四三%仰賴外勞,其中印尼外勞有十六萬三六二四人,約占全體外勞七十八%,但隨印尼本國照護需求擴張,印尼政府已宣布二○一七年將全面取消人力輸出。

若長期看護的問題未獲解決,三年後台灣將有十六萬人被迫從就業市場離開,投入照顧者的身分。不僅勞動力下降,亦直接衝擊國家稅收。

素有「瑪莉亞保單」之稱的長期看護保險,在加入類長看及殘扶險兩大生力軍之後,應更能發揮照護功能的加乘效果,若因保單定義不明而被排除在稅惠之外,政府將是最大的輸家。








編輯推薦
人壽保險
棄月薪八萬教職鐵飯碗 他「賠錢」也要做保險(一)
「畢業即失業」是現代年輕人的共同寫照。但在20幾年前,考上「教職」等於拿到鐵飯碗,畢業後馬上有工作,...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專案之星‧胡瑞茹》打造事業薪生活 人生從此不一YOUNG
四年前,而立之年的國泰人壽展湖口通訊處展業區襄理胡瑞茹,因當時任職於需配合輪班的百貨公司珠 ...
財產保險
油門故障釀1死4傷 強制險、責任險有保障
雲林縣林內鄉1名68歲陳姓駕駛,日前開著廂型車前往宮廟吃平安宴,沒想到車開到廟前約100公尺處,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