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台灣天氣開始進入乾冷季節,此時天氣變涼,雨水漸少,氣候由濕熱轉為乾冷,再加上近年來天氣變化不定,秋燥及冬寒的程度可能比去年明顯。中醫師表示,人的汗液蒸發快,原本皮膚就敏感脆弱的民眾及老長者,容易出現皮膚乾燥搔癢狀況,需特別注重養「肺」。
入秋天氣轉乾冷,容易因乾燥而加重皮膚癢的症狀,甚至造成各種過敏性疾病發作。中醫師表示,乾燥性濕疹多因保養方式不當所致,是秋冬最常見的皮膚病,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因為皮脂腺與汗腺的活性會隨年齡增加而萎縮,造成皮膚乾燥。其他像異位性皮膚炎、乾癬等乾性皮膚疾病患者也會因乾燥膚質缺乏水分及脂質的保護,皮膚醫乾燥就容易發炎、搔癢、脫屑。一進到秋冬,因外界天氣乾燥,內在血管收縮而造成局部循環降低,皮膚就更容易乾燥而搔癢脫屑。
在中醫五行歸類之中,皮膚歸屬於肺臟,在秋冬皮膚乾癢脫屑的時候,不管乳液再怎樣勤勞的擦還是一樣乾燥,這是中醫生理所謂的「肺」在秋天受到燥邪的影響,使其功能受到損害,無法將身體裡面的津液正常送到身體各部位去濡潤,使皮膚表面出現乾燥、脫屑、搔癢等症狀。為了預防肺生理失調造成身體津液輸布異常的病理狀況,最好的養身方式就是「養肺陰」。
養陰潤燥在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但相對於冬季的寒冷,秋季的涼燥特性更適合養陰。因為養陰潤燥之品大多較為滋膩,過度服用會妨礙到人體陽氣的正常運行,因此在需要溫補陽氣的冬季並不適合過度服用養陰之品。雖然乾燥性濕疹在寒冷的冬季症狀會比涼冷的秋季嚴重,但在預防的觀點及補養季節來看,秋季養肺陰更為合適。
養肺陰的中藥及食材都很多,常見中藥如西洋參、沙參、麥門冬、百合、石斛、玉竹、貝母都很常被拿來滋養肺陰。食物中如梨、銀耳、甘蔗、荸薺、枇杷等也都能清肺潤燥。其中梨子是解秋燥的聖品,但梨性質偏寒,所以體質虛寒、寒咳,或者腸胃虛寒、嘔吐便溏者不宜生吃。可以將梨子(粗梨大者一顆為佳)切丁後搭配西洋參2錢、麥門冬2錢、沙參2錢、玉竹2錢、川貝2錢、枸杞1.5錢、枇杷葉1.5錢、炙甘草1錢、紅棗4顆。加二公升水,隔水加熱後燉成秋梨湯,一家老小皆可飲用。
除了以藥膳滋養肺陰之外,在乾冷的冬天減少泡澡、使用乾性或敏感性皮膚專用的肥皂清潔、減少電暖器的使用、避免直接接觸冷風都可減少乾燥性濕疹的發作。另外可依個人需求選擇乳液、面霜、潤膚油、凡士林等,用來補充皮膚的油分或防止皮膚水分的蒸發,對改善皮膚的乾燥狀況可有若干幫忙。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網路投保旅行險 保障、保費自由選
... | 財經時勢 反洗錢大清查!近3成OBU帳戶被砍去(2017)年要求全面重新檢視「三O」(OBU、OIU、OSU)客戶,即針對客戶身份、最終受益人等... | 市場訊息 萬事達卡:發表2015年最新「女性進步指數」
響應三月八日全球國際婦女節,讚頌女性在經濟、政治和社會領域的重要貢獻,萬事達卡發布最新女性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