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超音波非萬能 篩檢降低胎兒先天疾病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7.02.13 (新聞)

超音波是否可察覺胎兒的肢體異常?當經過多次產險與超音波檢查後,卻發現胎兒四肢出現缺損,這算是醫療疏失嗎?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醫師顏瑞龍表示,健保超音波無法百分之百確保小朋友構造正常。胎兒手腳是慢慢發育的,約在懷孕20週左右,四肢及器官才發育完成,因此大約在孕期20〜22週間,健保產檢可做一次超音波檢查。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陳怡伶則表示,醫師會檢查胎兒的重大器官是否正常,包含胎兒大小、胎盤位置、羊水量、脊椎、顏面、心臟、胃、膀胱、腹壁、四肢、性別、臍帶血管等。但由於醫師看診人數多,超音波檢查時間有限,如果剛好胎兒趴著或是扭著身體,或一隻腳藏在身體後面,肢體就不容易看到,因此超音波檢查除了需要時間,更需要胎兒配合。

根據美國超音波醫學會的產前超音波準則指出,高層次超音波檢查對構造異常的準確性最高是八十%。顏瑞龍表示,即使做完高層次超音波、羊膜穿刺、基因晶片等各式各樣的檢查,仍然無法保證胎兒完全健康正常。

如果實在對胎兒生長的狀況放心不下,顏瑞龍建議,可以在懷孕22週前後、胎兒體內器官大致齊備時,自費約2,000〜3,500元(依各醫院而定),照「高層次超音波」。高層次超音波有別於一般超音波檢查,是專門針對胎兒腎臟、心臟、肺部、肝臟、四肢等器官結構,進行較細微、仔細的檢查,盡可能排除畸形,檢查時間約需要半小時~1小時。

然而,即使醫學技術精進、儀器科技進步,檢測出胎兒異常的機率大增,超音波也並非萬能,唯有及早篩檢、妥善治療孩子的先天缺陷與疾病,或在適婚年齡及早結婚生子,對於孩子的健康才能多一份保障。

精彩全文,詳見327期《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

 

 

 




編輯推薦
財產保險
北市寵物險也搞強制?! 先合理醫療費
【本文重點】毛小孩醫療費好貴,獸醫院又愛亂喊價,但寵物保險CP值S...
市場訊息
壽險業RBC逾300% 投資海外不動產資金再加碼
壽險業投資海外不動產原採逐案申請,金管會預訂今(15)日列案討論提高投資額度,從預告的淨值30%上限...
調查&排名
台灣平均每天有8.4人 以自殺結束寶貴生命!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世界大約有1億2,100萬人罹患憂鬱症,是名列全球第4位的重大疾病,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