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1年百顆藥 吞進肚子裡
文/宋依玲 | 2014.12.01 (月刊)

三十六歲的上班族曉敏,只要工作壓力一大就開始胃痛。有一陣子她發現,只要蛋糕等甜食入口,一會兒胃就不舒服;或是偶爾吃消夜,只要量稍多,胃就難過到徹夜難眠。但平時工作忙加上不愛上醫院,曉敏早已習慣吞胃藥解決,一片胃錠似乎就能搞定一切……。

根據調查,二○一三年國人總共吃掉超過二十二億顆胃藥,若以二三○○萬人計算,平均每人一年吞進肚裡一百顆胃藥;此外國人一年平均吃掉三十億元的止痛藥。尤其台灣健保福利制度完善,民眾早已習慣大小症狀都前往醫院診所領藥,經健保給付後,處方藥甚至比自行購買指示用藥或成藥便宜,就醫的便利性也造成處方藥的浪費。

重複成份用藥 代謝異常恐傷身

亞東醫院腎臟內科主任彭渝森提到,一般在藥妝店、藥局可買到非處方箋止痛藥分兩大類: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和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這兩種藥物都具有鎮痛解熱的效果;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包括阿斯匹靈,至於普拿疼則是市售含有乙醯氨酚成份的止痛藥。

具有解熱鎮痛效果的非處方箋止痛成藥,如傷風感冒藥、過敏藥、經醫師處方的止痛藥、退燒藥、偏頭痛藥、關節炎藥及女性生理痛藥物等藥品成份相似,重複服用劑量太強,例如已經吃了含有乙醯氨酚的退燒藥,就不能再吃有此成分的過敏藥,否則會出現噁心、嘔吐、胃痛、頭昏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市售止痛藥、胃藥唾手可得,稍不注意就有使用過量的風險,錯誤用藥或服用過多,對腎功能不好的患者可能惡化成腎衰竭、洗腎,過量服用含非類固醇的退燒藥、止痛藥,可能讓腎功能提早退化。

此外,服用含類固醇的藥物容易產生水牛肩、月亮臉、腹部脂肪增加等副作用,甚至導致胃潰瘍、免疫力下降及骨質疏鬆,雖然不會直接傷腎,但會造成身體代謝異常,腎臟功能不好的患者需經醫師評估後再服用。

藥品分級 遵從指示用藥更安心

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陳世璋建議民眾,只要生病不舒服應盡速就醫,與醫生溝通開立慢性處方簽,可減少因自行判斷買錯或無法治癒而重複用藥;若對自行購買的成藥、指示用藥有疑問,也可就近前往社區藥局詢問藥師,由藥師告知如何正確用藥。

彭渝森主任提到,民眾對於長期服用藥物,恐對身體造成肝、腎功能不良影響有相當的認知,但三高或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擔心長期吃西藥,造成身體負擔、影響腎功能而擅自停藥,可能導致病情控制不良或產生併發症。因此,接受醫師診察並調整藥物、按時回診,可避免在不同醫院掛相同科別門診,造成藥物重複或衝突,有問題請教專業醫師,勿自行服用,才能真正控制病情。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國健署:「評估長者功能的6個關鍵指標」
依據內政部統計臺灣 65 歲以上人口,於 111 年1 月底占總人口比率逾 16.9%,已正式邁入「...
財經時勢
天黑之前四種風景 你準備好了嗎?
人生走向七老八十,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看似什麼都懂的老人,還有什麼是無所不知嗎?有,答案正是「老年」...
市場訊息
保誠人壽:年底家庭旅遊夯!保誠人壽網路投保 海外保障服務享安心 「MeWe 一起好幸福」
年底將近,許多人在努力了一整年後,希望讓自己有好好休息充電的Me Time,或是跟家人度過美好時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