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二○一一年八月初,勞工團體走上街頭,要求廢除勞基法八十四條之一,終結所謂的責任制,顯示目前職場普遍存在工時過長的現象。而根據人力銀行調查發現,有六成四的人認為自己有「職場爆肝跡象」,主要原因來自於龐大的工作量與漫長的上班時數。
七十八.三六%上班族 自認懸命指數高
去(二○一四)年八月,根據人力銀行「上班族懸命指數調查」顯示,有高達七十八.三六%的受訪者對於現職感到「懸命」,其中更有三十五.三三%的人認為「非常懸命」,自評工作懸命指數平均為六十五分,顯見多數上班族認為現職需要投入較多的體力及心神、賣命工作,反觀感到工作「輕鬆」的比例極低,只有三.一八%。而進一步與產業交叉分析發現,以「醫療、農牧、環境」的從業人員自評最懸命,其次則是「傳產、製造」及「資訊、科技」。這些產業因工時長、壓力大,而被視為賣肝懸命一族。
調查也指出,支撐上班族持續工作的主要原因排名依序為「維持收入來源」、「轉職/轉行困難」及「職涯規劃考量/過度期」。多數人受限於自身工作技能與就業出路、轉職成本等考量,為維持穩定收入,只能屈就現職、為五斗米折腰,被迫與現實妥協,因而成為懸命上班族的惡性循環。
工作辛苦如懸命 紓壓解勞更重要
人力銀行主管表示,儘管上班族心目中的懸命職務,多因工作環境較差、具危險性或社會地位較低,而給予大眾辛苦賣命的「懸命」觀感,但也因為這些職務徵才不易,多數需具備較高的職業專業,因此,選擇在這片職場中耕耘,而成為該領域的達人、或自行創業成為業界翹楚。
但不管自己是否處在這些懸命行業,調查發現,國內還是有將近六成上班族經常感受到職場勞心勞力過高,有時低落的情緒已經造成身體疲勞痠痛現象,或缺乏活力等負面影響。中華民國勞動部提供工作過勞分量量表(見下頁)提醒上班族正視自己的情緒問題,雖然適度的壓力可以給人前進的動力,但如果長期下來累積過多壓力則會引發許多身心問題,如憂鬱症、代謝症候群等,因此,工作一段時間適當的休閒紓壓更顯重要。
許多上班族常工作太超時感到憂鬱,出現「不想起床」、「抗拒工作」、「覺得痛苦」的情緒,有些會出現「胃口不好」、「頭痛」、「嘔吐」的生理反應,嚴重者就會請假缺勤影響工作。因此,可在開始工作前,先為自己營造正面的情境,例如工作休息時間可以看看讓自己開心的網頁、書報,預想今天完成工作後可以看場電影、聚餐等,透過正向喊話也能擺脫壓力與憂鬱情緒。
當逐漸找到對抗工作壓力的方式時,並了解工作甘苦與調整心態,透過熱忱與明確的職涯規劃,就能慢慢減低「懸命」感,進而打造自己工作中的充實感!
|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煙火秀等特定活動 最低投保9,600萬八仙塵爆造成12人死亡、近500人輕重傷,引發國人對大型活動的安全重視,交通部觀光局近日修法,觀光遊... | 財產保險 <電視座談預告>車禍和解也要顧強制險?根據內政部統計,光是今年前6月交通事故就高達14萬5,569件,平均每月發生2萬4千多件車禍事故,等... | 市場訊息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師徒傳承共同打拼 來這裡一起圓夢
根據調查,全球企業大約七成以上都有「師徒制」,由專業人員提供一對一的諮詢,協助新進人員快速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