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時序入秋,氣溫漸涼,本來就有水腫的蕙芬,對於氣候的變化特別敏感,常在辦公室進出之間,因為空調時有時無,衣服又穿又脫,導致身體忽冷忽熱。下班後,為了讓身體暖和,連著好幾天吃麻辣火鍋,下肢更是腫脹得穿不進鞋子……。
注意高糖高鹽 久坐久站
長庚紀念醫院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高定一表示,秋冬天氣轉涼,許多人會格外想吃重口味的食物,一旦既鹹又辣的麻辣鍋吃進肚子裡,體內積存過多的鈉離子,組織細胞就會想要抓取更多的水,使水分滯留而引發腫脹。再者,氣溫降低會使血管收縮,而血液循環不良除了造成手腳冰冷之外,也可能使水分滯留在肢體末稍,進而產生水腫。
輔仁大學營養系講師林雅恩強調,「雖然春夏交際也面臨氣溫變化,但那是從冷轉熱,體內的調節系統反應較快,無明顯的適應問題;但秋冬季節轉換是從熱轉冷,血管收縮使循環系統的反應變得較慢,代謝也變差。」
日本一家公司曾經對女性員工做過調查,將近七成有秋天水腫的問題。而要消除水腫,根本解決之道就是要調整體內的循環系統,「首先是飲食習慣,不僅要注意鹽份高的食物,就連清淡下鍋的餃類、泡麵等加工食品也藏有高鹽。」林雅恩強調,存在於血液中的鈣、鈉等金屬元素都屬於電解質,而五臟六腑的運作是靠電解質平衡;當電解質過濃時,就會造成臟器運轉的負擔,使調節反應變慢,因此需要水分來平衡。她進一步指出,一般人都以為體內濕氣重而少喝水,但其實是體內水分不足在先,才促使細胞愈要抓水儲存,「只有多喝水,才能啟動排水的功能,代謝體內多餘的鹽分。」
除了形形色色的肉丸、魚丸和各種餃類等火鍋料之外,平常所吃的香腸、火腿、豆腐乳、醬菜等醃製品,也暗藏許多看不見的鹽分,各種醬料如沙茶醬、豆瓣醬、番茄醬、蠔油等,以及零食如洋芋片和蜜餞等,這些加工食品都會添加大量的食鹽和味精,一旦攝取過多,就會讓水分滯留在體內,出現浮腫。林雅恩提醒,「不只是高鹽食物,攝取糖分也會增加電解質的濃度,因此要注意甜食不過量且適當喝水,讓身體保持健全的代謝功能。」
除了飲食會影響電解質和水分的比例平衡,對於久坐族來說,室內空調使身體不易排汗,也減緩循環代謝的功能,因此秋天最好多運動,保持適度的流汗。至於忽冷忽熱的應對,則以多層次穿法為宜,此外,因溫度調節中樞位在後腦,不妨搭配圍巾加以保暖。
久站族容易因血液循環不良而患靜脈曲張,除了可穿著彈力襪外,也可多找機會動動身體,伸懶腰、倒杯水、墊腳尖或抬腳跟都不失為短暫紓解的好方法。
延伸閱讀:
歡迎加入<現代保險Fb粉絲團>&<現代保險LINE@好友>
編輯推薦 | ||
健康醫療百科 心肝頭乒砰采 中風失智風險高
許多人都有心臟突然亂跳的現象,但過不久又回復正常,因此總是不以為意,不過,心臟科醫師提醒,心臟... | 市場訊息 國泰產險:班機延誤免煩惱 國泰產險快速理賠超貼心目前正值暑假旅遊旺季,9月中秋節及雙十節連假也緊接而來,越來越多民眾選擇出國旅遊犒賞自己及家人,自行... | 市場訊息 富邦金控:「富邦全球化講堂」探討「臺灣永續轉型的前景與挑戰」 透過推展責任金融 持續落實企業永續
致力投入企業永續經營,富邦金控與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合作推出「富邦全球化講堂」,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