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本文重點:金管會軟硬兼施,希望業者多賣保障型保險,少賣儲蓄型保險,但儲蓄險占新契約保費收入超過一半,這麼可口的大餅,哪家壽險公司真的忍痛,少賣了? |
金管會丟下震撼彈,要逼退儲蓄險!保險局將公布「傳統壽險死亡保障占保單價值」門檻,要求保險公司提高壽險的死亡保障比率,預計今(2019)年內公布門檻標準。對於FYP(新契約保費收入)有一半來自儲蓄險的壽險業來說,恐怕將歷經一場轉型的陣痛期。
自金管會22日宣布六大政策方向後,許多壽險公司紛紛站出來響應,表示將配合主管機關政策,有些業者甚至表示,早在去年就停售部分儲蓄型商品;不過,金管會逼退儲蓄險,業者究竟是真的少賣了,還是趁著停售潮加碼,數據會說話。
六大政策: |
現行主流儲蓄型商品為利變壽險,且以躉繳或短年期繳居多。以2019年第一季的利變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FYP)來看,與去(2018)年同期相比,有五家公司確實降低了儲蓄險的銷售,包括台灣人壽、南山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全球人壽和元大人壽。
其中,台灣人壽去年第一季利變壽險FYP為243億元,今年則降到241億元,降幅0.8%,而南山人壽的利變壽險FYP降幅相當高,高達19.7%,從2018第一季的322億元,來到2019年第一季的259億元。三商美邦及元大,也分別都有14.6%及20%的降幅。
至於國泰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中國人壽,今年第一季的利變壽險FYP,與去年同期相比,都是正成長。
不過,由於壽險公會的數據,是將所有利變壽險FYP一起統計,但利變壽險有躉繳、短年期繳、長年期繳,若是長年期繳的利變壽險,儲蓄性質就會較低。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台灣世界展望會:台灣首座聲波聖誕樹 聽見受虐兒隱藏的聲音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18上半年已接獲近3萬件兒少保護事件通報,遭受暴力威脅孩子的聲音,需要社會大... | 財經時勢 向消基會申訴理賠爭議 結果悲劇了(詳全文)嘉義一名何姓婦人不滿金融評議中心的理賠決議,再向消基會申訴未果,才向法院提告,但沒想到消基會不具「請... | 健康醫療百科 <電視座談> 降血壓藥是救人?還是殺人?
根據統計,台灣地區二十歲以上民眾,平均每四人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壓,估計全國約有430萬名高血壓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