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誰是下一宗併購案的主角?
文/洪淑妍 | 2009.03.01 (月刊)

誰將是下一宗壽險業併購案的主角?

繼去(2008)年10月富邦人壽宣布併購ING安泰人壽之後,還不到4個月的時間,中國人壽今(2009)年2月20日也正式對外宣布以新台幣1元或相當價值的股份,併購英國保誠除銀行通路及電話行銷通路以外的全部資產及負債。

英國保誠集團則以每股15元的價格認購中壽透過私募方式發行的普通股,共計1億4,550萬股,約為中壽9.9%完全稀釋後股份,成為中國人壽最大的法人股東。

對於這宗併購案,中國人壽表示,今後將可透過英國保誠人壽完整的優質業務銷售平台,擴展營運規模,提升該公司每股盈餘。

英國保誠人壽雖將業務員通路的所有保單、通路組織等資產轉移到中國人壽,但強調將持續在台發展銀行保險與直效行銷業務。

今年初擴大電銷增員,為併購案埋伏筆

在國內30家壽險公司中,主打業務員通路,且擁有上萬名業務部隊的壽險公司只有6家,英國保誠人壽就是其中之一,去年一年,在其194.5億元的新契約保費收入中,就有75%的業績來自業務員的貢獻,銀行通路只占16%、直效行銷也只有2%。

按理業務員是英國保誠拓展市場的第一要角,理所當然也應是需求人力最殷的通路,但從英國保誠早在今年1月中旬公布的2009年增員計畫,目標卻是鎖定電銷人才,在其公開的文宣中還強調「與玉山銀行、渣打銀行具有策略合作的關係,並與多家銀行長期合作,擁有穩定的客戶名單,電銷人員可專心銷售,沒有客源不足的憂慮。」現在想來,英國保誠人壽早已為未來專心經營銀行與電銷通路作準備。

壽險業淨值狂掉千億元

其實,國內壽險業去年就出現一個相當弔詭的現象,在景氣低迷百業蕭條之際,沒想到全體壽險業去年新契約保費收入還能創下8,553億元的歷史新高;但另一方面,壽險業去年一整年的稅後虧損卻高達1,218億元,依據保發中心統計,2007年底壽險業淨值還有4,330億元,但到2008年底止,只剩下2,219億元。

事實上,由於壽險公司的保險商品多屬長年期,壽險公司努力開發進來的保單,每一筆保費收入表面上是「收入」,但實則可以說是壽險公司的「負債」,在保單未到期前或未理賠前,壽險業者必須仰賴優異的財務操作以及精準的投資眼光,提升壽險公司的獲利能力,屆時才能有足夠的現金償還保戶。

但在金融風暴的襲擊下,壽險業的財務狀況又是如何?

從保發中心的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國內30家壽險公司中,有高達24家虧損,只有6家盈餘,雖然去年下半年財報尚未正式出爐,但一般預料壽險業的財報並不理想。

壽險業2008的資產高達9兆多元,但淨值僅占總資產的2.4%,由此可以想見壽險公司當前的財務槓桿比率有多高了,也讓人不禁為壽險業未來實現保單給付的能力捏把冷汗。

見證IFRS4威力,歐盟壽險公司首當其衝

受累於去年的金融海嘯,壽險業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面臨有史以來嚴重的利差損問題,因資本適足率不足而承受的增資壓力都還未獲紓解,40號公報(保險合約之會計處理準則,主要參考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4號IFRS4訂定)又即將於2011年實施,由於40號公報要求以現值估計保險契約未來的現金流量,若不適足就必須將不足數認列當期損失,但這項要求對照當前的低利金融環境,保險業者勢必針對早期銷售的高利率商品提列巨額損失,保險業者此時肩上的財務壓力之大,不言可喻。

由於歐洲已於2005年率先實施IFRS4,使得歐系保險公司較其他國家必須早一步在財務規範上接受更嚴格的規範,也不得不認真檢討海外資產,避免為了增提巨額責任準備金而拖累母公司的財務,而這也可以理解為何國內接連二宗併購案的主角包括ING安泰人壽與英國保誠人壽都是歐盟體系的壽險公司了。

壽險業退場機制即將啟動?

對外是惡劣的投資環境,對內是龐大的增資壓力,國內壽險業者此時猶如「蠟燭兩頭燒」!國內已有2家產險(國華與華山產險)公司退場,雖然4、50年來壽險業還沒有一家被強迫出局,但對壽險業來說,捱得過去年的金融風暴,但接緊著40號公報即將登場,又有幾家壽險公司可以撐得下去?

接連二宗併購案,不僅讓國內壽險業者從歐洲經驗中了解到IFRS4的威力,或許主管機關保險局也得為接下來可能預見的更多併購案,做好市場秩序的維護,甚至是建立完善的壽險業退場機制,畢竟壽險業擁有的4千多萬件保單的給付安全一旦出現漏洞,影響之大恐無法想像。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能源企業獲利狂飆逾950% 天然資源股價蓄勢待發
美國能源股首季企業獲利成長爆表!摩根投信指出,根據市場預估,S&P500能源類股今年第一季企...
醫療、健康保險
健康看板
減緩疫苗副作用吞普拿疼 醫:吃太多風險反增 不少人施打疫苗後產生副作用,產生畏冷、發...
財經時勢
沒3千萬退休 中產階級超憂慮!(詳全文)
薪水凍漲、工作超時、新房買不起、創業怕失敗等心聲,反映中產階級在國內社會只求安於現狀,追求僅存小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