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醫生!我的腰痛復健後比較舒服了,但是回去兩三天又痛起來了」、「我的媽媽手已經一年多都沒有好,只要一拿重物就會痛」、「我只要走路走太久,膝蓋就開始痛」。「你這是長期的姿勢不良,要改變日常生活的動作和姿勢,疼痛才不會再來!」 動作姿勢的錯誤習慣與慢性的肌肉骨骼傷害息息相關。
每天伸手拿東西,低頭滑手機,走路去搭捷運,工作中忙進忙出,下班後做家事、做運動,只要睜開眼,運動神經系統就開始運作。而穩定的姿勢是理想動作的基礎,身體調節姿勢的能力愈好,愈能確保做每一個動作時安全又有效率。
當長期動作姿勢不良,很容易對肌肉骨骼產生慢性的傷害,造成慢性的發炎,然而不正確的姿勢動作已經成為習慣,身體往往不知道如何改變,反覆不良的動作又造成反覆的傷害,所以慢性的肌肉骨骼問題,特別難痊癒。此外,中樞神經或周邊肌肉神經系統受損的病人,例如中風、腦傷、腦性麻痺、脊髓損傷、臂神經叢損傷等,則面臨更困難的動作障礙,常常影響日常生活的功能。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厲家珍表示,透過專業的評估,針對動作姿勢問題給予患者漸進式的治療運動建議,只要患者配合認真的執行動作訓練,並且在生活中隨時檢視自己的動作及姿勢,長期姿勢動作的問題通常可以逐步獲得改善。
此外,針對神經功能正常的健康族群,一些強調姿勢動作調整的運動,譬如瑜珈、皮拉提斯或其他健身運動,在老師及教練的指導下,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然而,有些動作,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不論別人怎麼幫忙調整姿勢,總是用錯誤的方式代償作出,到底該怎麼辦呢?這是治療性運動有時會遇到的難題,這個時候,輔以達治療(Vojta therapy)可以提供另一種選擇。
厲家珍指出,輔以達治療在西元1950~1970年由神經學及小兒神經學專家Vojta博士提出,是一套針對動作及姿勢障礙的嬰兒、兒童及成人有系統且全面性的治療。治療的方式,不是去練習特定的動作,而是在特定的姿勢下,以特定方向按壓身體特定的刺激點,誘發出非自主性及重複的動作。透過輔以達治療,身體非自主的體驗了理想的動作姿勢,經過反覆治療,運動神經系統反覆的運作正確的迴路,因此原本錯誤的動作模式會被正確的動作姿勢模式取代,克服「想做卻做不到」的限制。
厲家珍表示,無論是與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相關的動作障礙,例如中風、腦傷、脊髓損傷,或是週邊神經肌肉骨骼系統造成的動作障礙,例如骨折外傷後、髖關節發育不良、臂神經叢損傷,或是因為長期習慣不良造成的姿勢動作不良,都可以透過輔以達治療來改善。家屬經過醫師或治療師定期指導,可以自行在家每天使用輔以達治療幫助病患,逐漸達到動作姿勢改善的效果,同時省去許多舟車勞頓的辛苦。
目前台灣受過輔以達治療訓練的專業治療師人數仍有限,民眾可以透過台灣輔以達學會的網站了解更詳細的資訊,網站也提供各地輔以達專業人員資訊,民眾可以就近尋求進一步諮詢。
延伸閱讀
歡迎加入<現代保險Fb粉絲團>&<現代保險LINE@好友>,每天接受最新保險、健康資訊!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幸福保足 保障幸福」 陪您照顧自己 給家人最好的禮物
2018年台灣壽險滲透度高達世界第一,平均每人擁有2.5張保單,但如以先前蝶戀花遊覽車事故來... | 市場訊息 中國人壽:攜手共榮 中壽與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策略聯盟
保險能夠分散轉嫁生活中可能遭遇的風險,為民眾心愛的人事物提供保障,中國人壽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 | 公、勞、農、健保 乳癌標靶藥半年40萬,無轉移,健保不買單
屏東縣政府發言人,同時也是觀光處處長的鄞鳳蘭,日前以乳癌患者的身份出席乳癌衛教記者會。一年多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