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別放任憂鬱症慢慢啃蝕你!
文/張家銘(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 2007.02.01 (月刊)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在2020年全世界將有三大疾病需要重視,包括: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愛滋病。其中,憂鬱症所造成的社會經濟負擔,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心血管疾病。而憂鬱症也是所有會造成失能情形疾病的第一名。這幾年由媒體報導看到許多影視名人得了憂鬱症,也看到國內的自殺率一直上升,在自殺案例中有相當比例都與憂鬱症有關。曾有學者估算,憂鬱症在台灣所造成的社會經濟損失一年就超過350億元台幣。透過以下幾個指標,就可以了解憂鬱症所造成的社會經濟負擔,已經到了不得不重視的程度。

15%的憂鬱症患者死於自殺

以人口分布情形來看,罹患憂鬱症的人口約佔全世界總人口數的3%,而且依美國流行病學的研究結果指出,每5個女性就有一個在一生中曾發作過一次憂鬱症,其中女性的終身盛行率約在10-25%,男性為5-12%。以台灣而言,衛生署國民健康局91年使用台灣人憂鬱症量表,針對兩萬多位民眾進行的調查發現,15歲以上的國人8.9%有中度以上憂鬱,5.2%有重度憂鬱。就年齡來看, 65歲以上的民眾8.4%有重度憂鬱,其次是15-17歲6.8%有重度憂鬱,估計憂鬱人口逾百萬。這麼多罹患憂鬱症的人口,但是實際接受治療的比例卻不高。

另外,憂鬱症和自殺也具有相當關聯性,根據臨床統計,憂鬱症患者有15%會死於自殺,而自殺死亡者生前達憂鬱症診斷者更高達87%。自殺在台灣已是十大死因第9位,且比率正逐年上升中,在94年全年有4,282人死於自殺,已達每十萬人口18.8人,其中男性是女性的2.2倍。若從各年齡層分析,自殺是15-24歲青年的第二大死因,25-44歲壯年的第三大死因、45-64歲中年的第七大死因。這些生命的消殞,不僅是親友的傷痛,也是社會的損失。

多數慢性病患者也合併有憂鬱症

此外,憂鬱症也會造成患者在工作上提不起勁、容易疲累,於是生產力下降,也容易請假。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在平均每個月的失能天數為8天,顯然比非因憂鬱症造成失能平均的兩天更為嚴重。一旦家中有人罹患憂鬱症,除了照護及醫療費用外,還可能造成家庭失和、離婚、家庭暴力、兒童虐待或嚴重的其他負擔,導致長期照護心力交瘁所產生的無力感、擔心患者自殺的不安感,甚至引發了家屬的憂鬱一併發生。

另外,憂鬱症也可能會合併各種身體疾病。許多慢性疾病或嚴重身體疾病患者都可能同時合併有憂鬱症的症狀,像是糖尿病、高血壓、洗腎,甚至癌症合併憂鬱症的比例也達1/3~1/4。當慢性病患者合併有憂鬱症時,常會惡化身體疾病的症狀與處理,例如許多憂鬱症患者易有頭痛與身體不明原因的不舒服增加,生活品質也因而下降。但是多數醫師只注意到身體疾病的治療,而忽略了伴隨著的憂鬱症處理。而除了心理與生理疾病會互相影響外,憂鬱症也容易合併其他的精神疾病,超過50%的憂鬱症至少合併一種焦慮症,很多的焦慮症也常因物質濫用最後併生憂鬱症,一旦合併憂鬱症時,就會加重原有疾病的治療。

諱疾忌醫常導致無法及早治療

在醫療科技進步的今天,對憂鬱症這種疾病已能提供很好的治療,但是許多患者並未得到好的醫療處理。主要可能是超過一半的憂鬱症患者不會尋求醫療,因為許多患者會合理化自己的症狀,或不願與醫師討論自己的憂鬱。其次是尋求醫療的患者,有許多的憂鬱症狀沒有被清楚辨識出來,而且對於憂鬱症有認識的醫師仍顯不足,許多醫師的訓練不夠影響了診斷的敏感度;且即便被診斷出來,不會治療憂鬱症或給予的藥物選擇不正確的醫師也大有人在,加上若患者順從性不佳導致的治療不完全,都會使得憂鬱症的預後不佳。

醫師與患者對於憂鬱症的忽視,降低了患者能被完整和及早治療的機會。許多憂鬱症患者對於憂鬱症與精神科就診有標籤(stigma)心態,擔心從此被貼上「精神有問題」的負面印象標籤而被歧視,甚至連工作都可能受影響,因而降低患者的就診意願。可是許多的研究卻發現,憂鬱問題若沒有妥善處理,許多不必要的治療與檢查的醫療花費反而增加。

憂鬱症間接費用損失佔72%

綜合以上憂鬱症相關的的盛行率、自殺、職場及家人的負擔、共病與醫療使用花費等指標,可見憂鬱症對整體社會經濟造成了很大的負擔。根據國外學者估算,憂鬱症治療所造成的社會經濟負擔,直接醫療所需花費只佔所有花費的28% (藥物3%、其他醫療花費25%),其餘間接的花費損失則高達72% (請假27%、生產力下降28%、死亡17%)。若能鼓勵患者提早作完整的治療,相對可以減少不需要的間接花費損失。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國泰產險:首創車險線上保單變更 LINE「車險自助服務平台」服務更上層樓!
國泰產險自2017年12月與LINE攜手推出「車險自助服務平台」後,獲得廣大用戶好評,繼理賠事故通知...
公、勞、農、健保
攏係為著健保啦!
很多人都有拿著健保卡到醫院急診或門診,拿了藥就回家的經驗,當投保商業性壽險、傷害險或醫療險時,...
市場訊息
全球人壽:因應武漢肺炎疫情 啟動4大保戶關懷服務措施
隨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註1持續公布國內「2019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俗稱「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