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知道並非所有高血壓患者都一定會被拒保嗎?你知道先天性心臟病,也不一定完全沒有投保可能嗎?
經常聽到有人因為生病、殘缺,導致沒有半家保險公司願意承保,讓民眾往往看到健康告知書就皮皮挫,擔心因為自己的身體狀況,會影響保費甚至遭拒保。但是,真的只要勾選健康告知中的一個負面項目,就一定會被加費、被拒保?
疾病與保險的關係密不可分,因此,不論在商品設計、承保與理賠上,都需要專業醫師的協助,其實,保險醫學與臨床醫學因立場不同,看待疾病的視角也不一樣,而這可能就是能否通過核保的關鍵!
保險醫學VS臨床醫學 立場不同!
只要是壽險,就會牽扯上健康、生命,自然與醫學脫不了關係。舉凡核保、理賠與審查都必須要有醫學專業的協助。其實,國內並沒有「保險醫學」這項專科,在業界的專職醫師也不多,目前只有大型保險公司聘有專職醫師,中小型保險公司大都是聘請臨床醫師擔任顧問、協助醫務審理。
「醫學與疾病之間的本質不會變,保險醫學與臨床醫學在這部分都沒有差別,只是,雙方站的角度不同、偏重的面向就會不一樣,」中華民國保險管理學會保險醫學委員會委員王一華解釋,臨床醫學主要專注在檢查、診斷、治療,但是核保並沒有替被保險人治療的權責,而是被保險人想要投保醫療險或重大疾病險時,預估其罹病機率,壽險則依死亡率判斷。
提及臨床醫學與保險醫學的差異時,經常會有「保險醫學看得遠、臨床醫學看得短」一說,但是這樣的說法,對臨床醫學其實並不公平,難道臨床醫師就只會著重眼下治療、不會關心疾病未來發展嗎?王一華認為,只是「相對上」保險醫學必須更加從長計議。臨床醫師著重與病人溝通、治療方針,強調現階段治療與疾病預後;但是保險是「現在做的決定,或許就是永遠」,不能因為幾年後被保險人的體況改變、再去調整費率,必須放長遠來看。
其實,從一個例子來看,保險醫學與臨床醫學可以分得更清楚。例如甲疾病九十九%會痊癒、不留後遺症,乙疾病則是九十八%,「這樣的結果對於臨床醫師而言可能都相當不錯,只要正確治療、定期追蹤,有問題再及早治療就好,」王一華解釋,對保險醫學而言,甲會發生後遺症的機率是一%,乙則是二%,兩者出險的機會,乙就是甲的兩倍,對於保險而言,就會造成承保條件上很大的不同。
延伸閱讀
歡迎加入<現代保險Fb粉絲團>&<現代保險LINE@好友>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宏泰人壽:首發強颱進擊 籲防颱同步啟動保戶關懷服務今年首颱尼伯特行進快速、來勢洶洶,宏泰人壽呼籲大家提早做好防颱準備,可將災害影響降到最低。落實六心級... | 人壽保險 嗅覺喪失 非外觀缺損保險公司不賠台北市1名江姓男子,在上班途中發生車禍,疑似腦下垂體受到嚴重撞擊,導致嗅覺完全喪失。他向保險公司申請... | 市場訊息 台新新光金控:台新人壽分紅保單全面上陣 優異績效奠定最強後盾面對利率與匯率波動、房市不確定性與通膨壓力加劇下,整體經濟環境充滿挑戰,國人對兼具保障與長期回饋特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