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醫療、健康保險
4個7認識DDC
| 2011.10.01 (季刊)

妥當安排家人需要的保障,以及預籌自己所需的醫療、養老資金來源,幾乎是現代人的基本動作。但是,往往計畫趕不上變化,在需要時,發現衣櫥滿滿卻少一件衣服,可能令人懊惱,如果少的是一張當下最迫切需要的保單,那可就叫人既懊悔又遺憾了!

傳統DDC,保7項重大疾病

那麼哪些疾病算重大疾病呢?保險公司根據國人罹病的狀況與十大死因,分析出7種最常發生的「大病」,有些大病雖然有可能瞬間奪命,但是大多數可能讓病患既走不了,又活不好。尤其醫療科技日新月異,罹患這些重大疾病的人,想走到終點肯定越來越困難。

傳統的重大疾病保險(英文多簡稱DDC)七項重大疾病包括:

1. 心肌梗塞:因冠狀動脈阻塞而導致部分心肌壞死。

2.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治療冠狀動脈疾病的血管繞道手術。

3. 腦中風:因腦血管的突發病變導致腦血管出血、栓塞、梗塞致永久性神經機能障礙。

4. 慢性腎衰竭(尿毒症):二個腎臟慢性且不可復原的衰竭而必須接受定期透析治療。

5. 癌症:組織細胞異常增生且有移轉特性之惡性腫瘤或惡性白血球過多症。(以大腸癌為例)

6. 癱瘓:肢體機能永久完全喪失,包括兩上肢、或兩下肢、或一上肢及一下肢,各有三大關節中的兩關節以上機能永久完全喪失者。

7. 重大器官移植手術:接受心臟、肺臟、肝臟、胰臟、腎臟、及骨髓移植。(以腎臟移植為例)

保單條款對於每一種疾病,都有明確定義,且對於構成給付的條件、應達到的嚴重程度、除外的狀況、以及應該經過的檢查等都有詳細記載,其中,必須經教學醫院神經科專科醫師確診幾乎是共同要件。

重大疾病的7大特性

重大疾病之所以被保險公司設計成一張獨立的保單或附約,當然與這些疾病的特性有關。

重大疾病保險所承保的七項疾病或狀況的特性包括:

1. 男女老少都有機會罹患。

2. 病因多經過長期醞釀。

3. 發病前大多無預警。

4. 可能在發病時身故。

5. 罹病後需要長期療養。

6. 健康狀況無法完全復原。

7. 療護得宜可以存活相當期間。

因為人人都有機會罹患,且病因往往與飲食、作息、運動等生活習慣有關,只要平日遵守醫生的細心叮嚀(Doctors’ Dear Consultations),就有減少罹患的機會,萬一罹患,也可以了解如何療護,以減緩病情惡化及維持生活品質。

罹患重大疾病的7大衝擊

罹患重大疾病,很可能活不好又走不了,據統計有些狀況仍可能存活20甚至30年以上,例如尿毒症的洗腎患者;有些則可能需要終生被全程照顧,例如癱瘓;大多數病患受限於體況與體力,不容易恢復發病前的工作與收入能力。因此罹患重大疾病,對自己與家庭的衝擊之大,若非親身經歷恐怕很難體會。

這些衝擊主要包括:

1. 健康狀況受到很大影響。

2. 無法正常工作或因此失業。

3. 生活起居需仰賴他人照顧。

4. 生活品質大幅下降。

5. 造成家庭沉重負擔。

6. 家人生活受到很大影響。

7. 長期抗戰,患者或家屬精神受損。

DDC7大理由

與其他保險商品一樣,壽險公司與少數產險公司提供的重大疾病保險內容也不斷在調整。有些保單擴及其他二十幾種特定傷病,有些除罹患重大疾病時,依保額一次提供重大疾病保險金之外,還結合壽險提供身故保險金或滿期金,有些保險公司主推的是附約,有些則是可以單獨投保的主約。

但是不論內容如何改變,罹患重大疾病時即提供一次金,都是重大疾病保險共同的精神與商品設計主軸。

總結來說,買DDC至少有7大理由:

1. 萬一罹患,一次領取的保險金可供患者或家屬自由運用。

2. 只要醫師證明,不用鎖定醫療行為與醫療單據,理賠申請簡單不繁瑣。

3. 身故才能領取的壽險看得到領不到,罹患就領的DDC可以救急。

4. 保障及於造成國人死亡的絕大多數疾病或狀態。

5. 即使未罹患重大疾病,身故仍有保險金,保費不會白繳。

6. 罹病保險金自己用,身故給家人。

7. 有些保險提供祝壽金,不怕活太久。

擴充型DDC,再加碼特定傷病

除了各壽險公司傳統以七項重大疾病為保障範圍設計的DDC之外,市場上也陸續出現加碼二十餘種特定傷病的保險。

與各公司通用的標準版重大疾病保險都承保七項重大疾病不同的是,各公司保單列舉的「特定傷病」稍有差異。比較常見的有:

阿爾茲海默氏症:一般稱為阿茲海默症,指慢性進行性腦變性所致的失智。

帕金森氏症:因腦幹神經內黑質的黑色素消失或減少,造成中樞神經漸進性退行性的一種疾病。

心臟瓣膜手術:心臟瓣膜病變,經開心手術以矯正或更換瓣膜的手術。

主動脈外科置換術:為矯正胸主動脈或腹主動脈病變,所施行主動脈切除和置換的手術。

昏迷:腦部功能衰竭造成意識喪失,對外界各種刺激無反應,使用生命維持系統持續超過一定期間。

運動神經元疾病:原因不明的運動神經元病變,在皮質脊徑和前角細胞或延髓傳出神經產生漸進性退化性變化導致脊柱肌肉萎縮,進行性延髓癱瘓,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和原發性側索硬化。

良性腦腫瘤:經開顱手術切除及經病理切片檢查證實的良性腦腫瘤,或經腦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檢查證實為良性腦腫瘤。

再生不良性貧血:因慢性永久完全性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而導致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減少。

原發性肺動脈高血壓:原因不明的肺動脈血壓過高。

猛暴性肝炎:指肝炎病毒感染造成瀰漫性的肝壞死,導致肝臟衰竭及肝性腦病變。

紅斑性狼瘡腎病變:指一種自體抗體對抗多種自體抗原的自體免疫性疾病合併腎病變。

脊髓灰質炎: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所導致的痲痺性疾病,合併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或呼吸功能障礙。

急性腦炎:由病毒或細菌感染所致腦部(大腦、腦幹、小腦)急性發炎。

克隆氏病或潰瘍性結腸炎:嚴重克隆氏病或嚴重潰瘍性結腸炎。

肌肉失養症:基因遺傳引起的肌肉變性,導致軟弱無力和與神經無關的肌肉萎縮。

肝硬化症:肝臟瀰漫性纖維化。

嚴重燒燙傷:係指第三度燒燙傷,至少20%的身體表面積受損。

多發性硬化症:中樞神經系統內二個以上脫髓鞘病灶及至少有兩次以上神經缺損發作。

每家公司的保單列舉的項目不同,但對於所承保的每一種疾病,保單都有明確定義,且對於構成給付的條件、應達到的嚴重程度、除外的狀況、以及應該經過的檢查等都有詳細記載,其中,必須經教學醫院神經科專科醫師確診幾乎是共同要件。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推全台首張法定傳染病定期健康險「金」放心 撐起防護傘 每天最低不到一片口罩費用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來勢洶洶,全球確診數持續攀升,台灣衛福部疾管署在1月15日已將此疾病...
市場動態
保經考照 業者籲調降門檻
為強化對保經業的監理,保險局有意逐步減少保經公司的業務員人數,並增加通過保經證照國家考試的專業...
市場訊息
全台大火燒掉4.4億元 7成民眾暴露於風險
去(2014)年全台燒掉4.4億元台幣。據消防署統計,去年全台總共發生1,417次火災,房屋損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