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財經時勢
電信業者提供付費保固送檢調? 成立代理人可解套
文/鄭慧菁|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7.06.27 (新聞)
現代人一旦手機毀損無法使用就宛如落入人間煉獄,而新款智慧型手機要價動輒1~2萬元,原廠保固不包含人為因素造成的損壞,因此不少民眾願意花點小錢,換取額外維修或保固服務,統計顯示,台灣每10位手機用戶就有2~3人會額外買手機保固,足見存在一定規模的需求。
然而,電信業者提供民眾付費的保固專案,是否有銷售保險之虞,成為行政院消保處、NCC、金管會三大主管機關的共同難題,在釐清的過程也出現NCC與金管會互踢皮球的情況。
金管會認為電信業的主管機關是NCC,「自家的小孩有錯家長應該先自己管。」NCC則強調,目前電信業者為了提供多元服務,也有搭配銷售手機音樂軟體、推薦金融行動支付,如果這些都要NCC納管,恐怕力有未逮。
消保處站在保護消費者立場的角度,應思考的是,民眾付費購買手機保固,會不會危害到自身權益。若從需求面分析,以單一電信業者一年可累積22萬手機保固會員來看,民眾確實希望可以轉嫁人為因素造成手機維修的風險,若能在購買新機時添購保固合約,定約過程並沒有強迫推銷或人情保,為何要去干預。
問題在於保險和電信都是特許行業,保險法136條明訂「非保險業者不得經營保險業務」,保險局表示,違反保險法是觸犯刑責,必須送檢調偵辦。
保險與生活息息相關,愈貼近生活習慣、愈能提升投保的便利性,尤其民眾購車可以直接向車商購買車險,為何買手機不能向通訊行或電信業者買手機保險?
成立車商保代,再考取產險業務員證照,是車商可以正大光明賣車險的原因。NCC認為電信業若要再取得保險證照門檻比較高,其實只要學習汽車業者成立保險代理人公司,再培養櫃台人員考取產險證照,就像銀行理專可以為定存族規劃保單,通訊行名正言順賣手機保險,一點也不難。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國泰投信:今夏好Young! 「育英暑假」充實金融人才
國泰投信連續三年舉辦暑期實習計畫,邀請在校學生利用暑假期間,一起到國泰投信放「育英暑假」,藉... | 醫療、健康保險 一公升的眼淚 ,長期看護可達30年
28歲患小腦萎縮症,進入長照狀態5年
聆聽表妹讀著《百萬步的愛》,小君的心中百感... | 財經時勢 金管會:提醒民眾購買投資型保險商品注意事項金管會提醒消費者,投資型保險商品的種類及費用結構有多種型態,且投資相關風險是由保戶自行承擔、不保證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