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醫學不斷精進,「精準醫療」成為顯學,透過醫療科技與大數據的結合,「基因檢測」可以協助罹癌患者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更能預防疾病的發生。然而,若未來基因檢測普及,恐怕會導致保險理賠金額大幅飆升。
根據澳洲精算研究所(Institute of Actuaries of Australia)的一份研究預測,隨著基因檢測水平愈高,即使精準度只是小幅成長,就可能導致壽險理賠呈現兩位數上升,除非提升保費,否則將影響壽險公司的盈利。研究指出,若有2~5%的人口進行基因檢測,保險理賠總額就可能由原先的7%上升至17%,保險公司利潤因此下降3~8%。
保險理賠總額上升的原因是「精準度」,基因檢測讓民眾更了解自己的健康風險,也能自行決定想要保險的方向,舉例來說,知道自己心臟病與癌症風險較高,消費者就會選擇能夠覆蓋自己疾病風險的保險,但是基因檢測結果只掌握在自己手中,也屬於保戶的隱私,保險公司根本無從取得那麼精準的數據。原來保險公司與保戶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面對未知的風險,但是基因檢測將導致雙方資訊出現落差,壽險出險率也因此提升。
該研究另外指出,大多數基因檢測都是直接面向消費者,更可能是在國外的基因檢測機構進行分析,該報告共同研究員之一的Jessica Chen就舉例,以澳洲的狀況而言,因為大多數的基因檢測機構都在美國,遠在澳洲保險公司也很難確認保戶基因檢測的真實性,若要保戶提供基因檢測結果,也有道德上的疑慮。
基因檢測強調的「精準」悖離了保險的大數法則,而值得深思的是,影響人類健康狀況的不單只有基因,還包括「環境」。隨著人類文明發展,霾害、空汙等也會導致健康亮紅燈,因此完全靠基因檢測來預測個人健康風險似乎也有待商榷。雖然目前基因檢測尚未普及,但是精準醫療仍快速發展當中,而且絕對是未來的趨勢,現階段只是尚未對壽險市場造成直接威脅,保險業勢必提出因應之策。
編輯推薦 | ||
健康醫療百科 心臟病好多種 醫師教你怎麼分!2016年國人十大死因出爐,心臟疾病名列第二,全年死亡人數2萬812人,比前年增加了1,610人,心... | 財產保險 鐵馬族有意外險 還要保自行車保險嗎?自行車險被定位為「第二張保單」,產險業者分享自家投保狀況,目前約85%的自行車傷害險保單保額在100... | 健康醫療百科 止痛藥1年吃掉10億顆,藥小心!
一件事情讓自己很「過癮」,會感到快樂、滿足,但如果對一件事「上癮」,就要小心了。因為「上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