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很難相信有種職業叫名嘴。有人口口聲聲自稱名嘴,更令人噴飯。
不知道甚麼時候開始,名嘴儼然成為台灣社會最權威、最無所不知的一群人,而且隨著電視台開闢的類似節目愈來愈多,不斷增生。他們可以一天跑好幾個節目,不管議題是甚麼,都難不倒這些名嘴。
當然名嘴是有分派系的,也是有分位階的。從誰坐上主持大位、誰是固定來賓到誰被換掉,就可以看出端倪。競爭這麼激烈,難怪名嘴們只問發言內容夠不夠嗆辣、勁爆,口氣夠不夠兇悍,不問到底民眾關心甚麼。
名嘴只負責滿足藍、綠兩極的觀眾。擅於操弄觀眾情緒的名嘴知道,只要爆料,就等於給了真相,只要義正詞嚴地擺出一副正氣凜然的樣子,就滿足了在支持者的意識形態下對「正義」的渴望。
但是很多觀眾更想知道的,可能不是誰來審陳水扁前總統的特別費案,也不是總統馬英九要不要兼國民黨主席,或哪些縣市升格了。
全台灣各處可見的速食店的炸雞或薯條是不是用一再回鍋的油炸出來的?家裡的孩子經常食用,會不會有害健康?夏天到了,各地游泳池或Spa池的水,是不是添加過量的氯?長期浸泡會不會致癌?滿街的冰品是不是隱藏太多有害菌?吃了喝了會不會中毒?小娃兒的奶瓶、奶嘴會不會釋出有毒物質?尿片含不含螢光劑…?這些偶爾以不算太大的篇幅出現在報章媒體的民生大小事,可能是更多民眾想知道的事。
怎樣才能安心消費,這可不是馬英九兼黨主席,或陳水扁被判上幾十年徒刑就能解決的。
那麼,名嘴們為甚麼不關心?
他們不是不關心。或許談這些「柴米油鹽」,顯得他們格局太小,而且談這些民生小事,不會有檢察總長找他們吃高檔魚翅喬事情,不會有總統候選人花大把銀子請他們加入競選幕僚,更不可能不小心被當局拔擢,揀到一個好官位,或被納入「智庫」、「董事」。
當然更可能的是,要講這些民生「小事」,名嘴要做的功課比評論政治人物、針砭時事還要多。隨便講講可是會被專家吐嘈,也可能被告上法院,雖然要告的人不會召集媒體去拍「按鈴申告」的場景,但是求償金額絕不會是象徵性的1元。
所以啦,那些名嘴不關心或沒興趣談的事,不是不重要,相反的,可能那些才是我們尋常百姓生活中的大事。
|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瑞士再保公布2019新興風險 首度列「5G網路普及」美國政府的華為禁令延燒全球,另一面也直接阻礙5G發展,不過瑞士再保最新新興風險報告指出,「5G網路的... | 市場動態 大陸訊息集錦
【保險訊息】中國保監會發布徵求意見 擬抬高外國保險機構設代表處門檻
為了進一步加強... | 市場訊息 遠雄人壽:全國最佳壽險公司排行 深獲民眾高度肯定《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日前公布「全國最佳壽險公司排行榜」,以面訪調查消費者心目中的理想壽險公司,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