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有些業者喜歡開玩笑說,台灣的產險真的是「慘」險業,不過去年各行各業飽受不景氣之苦,產險業卻逆勢成長。是業者經營有方得以突破困境?或是民眾與企業的危機意識與投保意願翻升,帶動業績躍進?還是拜保費調漲所賜?
產險業連續兩年 保費年增逾七十億
二○一二年產險保費收入合計一一九八.三三億元,較前年的一一二四億元增加約七四億元,成長率為六.六一%,是預估台灣經濟成長率一.一九%的五.六倍。繼前年表現風光之後,產險業連續兩年保費成長超過六個百分點、年收增加七十億元以上!
去年對產險業保費收入最有貢獻的險種仍是汽車險,保費收入五九二.一六億元,占產險全年業務的四九.四%,與前年的四九.五%相當。
第二大險種則是意外保險,保費收入合計一五五.七四億元,占率一二.九%,而傷害險保費收入約一三○億元,占產險業的保費收入近一成一,排名第三。
火災保險與天災保險的保費收入都超過一○七億元,各有九%的占率,其中天災險保費收入較前年增加三十億元。
水險保費收入約八四.六七億元,占產險業保費收入的七.一%,而健康險去年保費收入一二.三億元,業務占率僅勉強突破一個百分點,航空險則因為去年費率大幅調降,保費收入僅約八.四億元。
業績亮眼 拜天災險、車險漲價之賜
去年業績成長率最可觀的是天災險,高達三成一。前年巨型天災包括澳洲與泰國水災、紐西蘭基督城地震、日本大地震與海嘯等,造成全球經濟損失超過台幣十兆元,創歷史新高。去年天災險回歸保發中心參考費率,費率大幅調漲,保費收入從前年的不到七七.六億元爆增到突破百億,產險公司去年增加的七四億元保費中,就有約三十億元是天災險的貢獻。
成長幅度排名第二的是健康險,成長率約一成五,保費較前年增加約一.六億元。產險公司自二○○八年開辦健康險迄今,受限於民眾向壽險公司投保醫療險的習慣,以及產險健康險不保證續保的規定,業務推廣遇到不少阻力,即使有兩位數的成長率,但因為前年基數小,保費收入仍然只有十二.三億元。
任意車險成長率超過八%排名第三,是去年對產險保費收入與保費成長最有貢獻的險種。新車掛牌數量的變化與車險費率調整,是任意車險業務消長的兩大關鍵,而去年新車掛牌僅約三六.六萬輛,較前年的三七.八萬輛減少一萬兩千輛左右,對車險業務成長有負面影響,但是因為去年各產險公司紛紛以損率太高為由,調漲任意險保費,各家漲幅約在五%到十五%之間,保費收入較前年增加超過三五億元,使得汽車險成為去年對產險保費成長最有貢獻的險種。
成長率排名第四的意外險,是極少數不是因為保費調漲而成長的險種,其中又以責任險的成長率超過八%最顯著。民眾求償意識升溫、求償金額墊高,使得中小企業或餐廳等公共場所投保意願增加,限額也逐漸提高,責任險去年的保費因而竄升至七三.六億元,比前年增加五.五億元以上。
開辦滿十年的傷害險成長率約二.八%,排名第五。在個人傷害險部份,產險公司的商品相較於壽險公司,雖然具備保費低、內容多樣等優勢,但在推廣上包括通路等,似乎出現瓶頸,而部份團體傷害險客戶的費率超低且損率欠佳,有些產險公司因而退出賽局。因而去年產險傷害險成長速度明顯趨緩,僅較前年小幅增加約三千五百萬元。
強制車險去年除了將死亡與殘廢的保額從一六○萬元調高到二○○萬元之外,費率並未調降,因此得以維持反應新掛牌汽、機車帶來的微幅成長。
火災保險表現平平,成長七個百分點,保費收入較前一年度微幅增加約七百萬元。
而保費收入衰退的只有水險與航空險。去年全球不景氣,台灣出口金額衰退二.三%,進口則萎縮三.八%,水險業績亦受到相對衝擊,較前年減少近四個百分點。
航空險則因為全球損率良好加上業務競爭,去年費率大幅調降,保費收入較前一年減少超過三成,也讓產險業減收二.六億元。
總結來看,部份險種的保費調漲是去年產險業的保費收入成長的主要原因,而保費收入減少最多的則是保費調降幅度最高的航空險,「成也費率調整、敗也費率調整」似乎是去年各險種興衰最好的註腳。
富邦市占率突破二成二 國泰世紀成長率排名第一
去年產險市場十九家公司的業務排名與前年相同,而富邦以二六六億元保費收入穩居龍頭寶座,市占率突破二成二,成長率也高達九.五二%,保費收入比前年增加二三億餘元,換句話說,全體業者去年增收的保費當中超過三成進了富邦的口袋。國泰世紀保費收入一五二億元,排名第二,成長率則排名第一,保費增加超過十五億元。新光保費收入一二三億元,蟬聯第三。明台是百億元俱樂部的新面孔,保費收入一○七億元。
保費收入超過五十億元的公司包括新安東京海上、泰安、旺旺、華南、第一與兆豐,其中兆豐去年首度晉級五十億。
去年有十三家產險公司的業績呈現正成長,其中成長最快的是國泰世紀,其次是美商安達,兩家公司的成長幅度都超過一成一,而成長率高於市場平均值的還有富邦、兆豐、新光、華南、明台與台壽保,業績衰退的則有六家,包括蘇黎世、聯邦、美亞、法商科法斯、亞洲與法國巴黎。
去年保費成長金額最高的險種是任意車險與洪水險,因此業績成長表現較差的,多為未能搭上這兩個順風車的公司。
展望今年 尋找業務成長契機
展望今年,產險業者的態度普遍相當保守。
去年天災險保費大幅調漲的狀況今年已不復見,保費甚至有機會調降。至於去年對保費增長貢獻最大的汽車險,今年也不會有太大成長,強制險的費率部份,機車自三月一日起平均會調降一.三%,汽車費率不變,而任意險費率去年各公司已分別調漲,今年大幅調漲機會不大,因此車險業績能否持續成長,主要仍須看新車掛牌是否增加。雖然各車商預估今年汽車銷售狀況會比去年略為成長,但是除非景氣回溫或政府推動汰舊換新的購車政策或補助,否則汽車市場與車險業務很難太過樂觀。
其他險種也看不到明顯的成長契機,包括曾被產險業者寄予厚望的健康險開放保證續保,似乎也遙遙無期。尤其保險局長曾玉瓊在接受「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專訪時,公開表示產險業只能經營一年期的健康保險,如果開放保證續保,就類似經營長年期保險,且產險公司「無論核保、理賠都需要累積更多經驗」,對於最高監理官的這一席話,業者普遍解讀為主管機關並不打算開放產險公司的健康險可以保證續保。
綜合以上因素,業者預估今年產險業大概只能有一%到二%的小幅成長。如果想要把餅做大,廣拓深耕責任險與其他新險種市場,可能是今年產險業最穩當的契機。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光棍族未來誰養? 1111上網淘寶別忘淘「保」 富邦人壽推網路投保專屬「養老險」台灣進入「單身時代」!依據內政部統計,2015年台灣單身人口已將近千萬,占全台49%;其中,30歲以... | 市場訊息 各國施行QE貨幣政策 核心通膨率不減反增全球股市暴漲暴跌、油價重挫、和中國經濟放緩等衝擊,歐美日等國央行紛紛採行低利率及擴大寬鬆貨幣政策因應... | 調查&排名 7大指標檢視22家壽險公司(下)4.身故保障額度
個人保件新契約平均保費=個人壽險主約新契約保單總保費金額/總件數
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