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隨著經濟景氣好轉、投資理財風氣的興盛,共同基金已經成為相當普遍的投資工具。但是,當投資人——尤其是剛開始接觸這個市場者,有一筆資金可供投資運用時,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各種共同基金,該如何做一個完善的投資策略,卻是一個困擾的問題。到底投資人在選擇共同基金之前,應該學習和了解的課題有哪些?以下就五方面來探討主要的基金投資策略。
一、掌握景氣循環階段
一般而言,在選擇任何投資標的的時候,都應先了解當前市場的景氣狀況和總體經濟指標(如利率、匯率等)。例如,當存放款利率開始下降,債券價格就會上揚,此時投資人可以介入債券型基金;而債券價格上揚之後,存放款利率將會降至谷底,此階段投資人適合投資股票型基金,因為景氣復甦,股價會慢慢回升。由此可見,依照景氣循環的不同階段,在基金的選擇上,將有不同的投資策略。以目前低利率的環境,持有股票型基金多於債券型基金是較合適的策略。
二、考量手中資訊和投資參與度
若投資人對資訊掌握與投資參與度都很高,投資的工具就可以選擇較積極的認股權證基金、股票、期貨、中小型或科技型基金;若投資人有興趣做較多的投資參與,但對市場資訊掌握度較低,股票型基金則是較適合的投資工具。因為忙碌而無暇掌握及深度參與的投資人,可以將選股方式、進出市場時點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人做決定。
而如果投資人無法抓準不同時段的熱門市場,又認同長期股票型基金大於銀行利息報酬,利用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三、確認自己的風險承擔度
任何一種投資,若不了解自己的風險屬性,而輕易投資,往往不是大幅虧本,就是埋怨報酬太低。一般來說,「保守型」的投資人可以選擇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穩健型」的投資人可以選擇全球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及區域型基金;「積極型」的投資人因風險承受度較大,因此可以選擇單一國家型基金、期貨、或認股權證基金等投資標的。保守型的投資人在債券型基金的持有可以維持四~六成,而積極型的投資人在股票型基金的投資上,可以考慮七十%~一○○%的持有。
四、投資組合的配置
投資人在選擇基金時,可以先檢視自己手中基金的組合,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並作一個全面性的資產配置。例如:投資人若是一個穩健的投資人,手中已握有全球型基金、歐洲、及亞洲區域型基金,此時建議若有多餘資金想做投資,不妨選擇如美國單一國家型基金,因為美國是一個成熟穩健的市場,且為全球經濟之引領指標,風險較新興國家市場低,獲利也相對穩健。
不同產業/國家由於經濟景氣的循環,會有衰退或成長階段,投資人可以透過投資組合來分散風險,並在當中加重某些主流產業和國家,將可獲得較積極的報酬;或在全面景氣不佳時,透過提高債券型、貨幣型或保本型基金來保留實力,避免資產因股市下跌而大幅縮水。
五、確定投資的目的和期限
每個人投資的目的不盡相同,因此在投資之前,先要確認投資的目的是否合理,進而決定投資的期限。例如:若是為自己規劃未來二十年後的退休金,或子女讀大學的教育準備金,建議以定期定額基金做長期投資;若是為籌措一年後股票現金增資的費用,投資期間屬於短期,投資人可以購買單筆債券或股票型基金來達到投資目的。而未來需要籌備退休金並以長時間規劃的人,可以將股票型基金的比例提高;但如果再過三、五年就要退休的人,則建議不論個性如何積極,均需要保守為安,逐年把債券型或貨幣型基金的持有比例提高。
建立完善且正確的基金投資策略,的確能夠幫助投資人在中長期資金上有不錯的獲利,而投資人若希望投資標的能有不錯的「成績」,當然便得事前多花點心思,多做些功課囉!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保誠人壽:數位服務再升級 遠距投保、超商理賠e把罩隨著數位科技的日新月異,消費者的行為與習慣也跟著改變,加上近兩年受到疫情影響,消費者開始習慣遠距服務... | 市場動態 弱體壽險公司,保單較吸金?
「聽說將來保險公司倒閉,政府不再全賠,我全家都買○○人壽的保單,一年繳好幾十萬元保費,萬一這家... | 醫療、健康保險 癌症支出攀高 重疾+實支一樣罩(詳全文)癌症醫療支出再創新高,健保署今(16)日公布去(2014)年「10大最貴癌症」調查結果,結腸直腸癌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