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1. 美元保單vs.境外保單
同樣以外幣計價,境外保單跟美元保單的權益卻天差地遠。
目前金管會並未開放國外保險機構在台銷售「境外」發行的保單,因此境外保單又被稱做地下保單,屬於違法保險商品,不但在台銷售的行為觸犯法律,未來若發生糾紛,因不受台灣主管機關規範與保障,保戶必須自行到保單發行地進行訴訟。
而在台發行的合法美元保單,不但有金管會核准或核備字號,要保書、商品DM、保單條款等都受金管會規範,保戶權益也能獲得政府保障。
2. 銷售前,業務員必須取得專業證照
除了必須具備壽險業務員證照外,根據壽險公會「辦理外幣收付非投資型人身保險業務自律規範」規定,銷售外幣非投資型保單前,業務員必須先通過「人身保險業務員銷售外幣收付非投資型保險商品測驗」,取得專業執照後才能銷售,保障消費者權益。
雖然銷售外幣投資型保單不在前述的規範中,但壽險業務員要銷售投資型保單前,也必須先取得投資型保單銷售資格。
3. 投保前,填寫客戶適合度調查評估表&風險告知書
根據壽險公會自律規範規定,投保外幣保單前,消費者必須填寫外幣收付之非投資型人身保險客戶適合度調查評估表,且業務員必須為消費者說明投保外幣保單必須承擔的匯兌風險及手續費用,簽收「外幣收付之非投資型人身保險匯率風險說明書」回條,以確保消費者徹底了解外幣保單相關風險與權益。
4. 把握三天詳閱保單條款期、十天契撤期
根據保險法規定,非投資型的傳統壽險保單在準保戶投保前三天,壽險公司都必須提供保單條款給準保戶審閱,讓客戶事先了解保險商品。保戶審閱後,必須要在審閱期聲明書上簽名,表示確實已審閱過保單條款。這項規範擴及業務員、電銷、電視、銀行、保經代等各個銷售通路,換句話說,不論保戶想從哪個管道投保美元傳統壽險,都受審閱期保障。
萬一投保後反悔,保險法也規定,要保人於保險單送達翌日起算十日內,以書面方式向保險公司撤銷契約,契約自始無效,要保人可拿回所繳保費。
5. 美元保單不能直接轉換成其他幣別計價
根據「人身保險業辦理以外幣收付之非投資型人身保險業務應具備資格條件及注意事項」規範,以外幣收付的非投資型保單,不能與新臺幣收付的人身保險契約間,辦理契約轉換。
換句話說,若是投保美元保單後想要轉回台幣計價的保單,只有解約再另外投保台幣保單一途。
此外,壽險公會針對外幣非投資型保單的銷售規範規定,若保戶在投保後三年內解約,則保險公司必須以電訪或親訪確認要保人了解解約產生的相關損失,若發現有業務員招攬過程有誤導,因而造成致要保人損失情事,則必須依業務員管理規則懲處該業務員。
6. 預定利率≠實際報酬率
2011年金管會曾三度提醒民眾,不論是美元或其他幣別計價的外幣傳統型保單,多屬中長期契約,保障期間匯率變化難以預測,不能將預定利率和實際報酬率畫上等號。
7. 美元保單非定存,提前解約恐損失所繳保費
美元保單是保險商品,受金管會保險局規範,而非銀行定存,提前解約大多拿不回全部的所繳保費。日前就發生有業務員把美元保單當作定存賣,當保戶想提前解約時,才發現自己購買的是美元保單而非定存,且解約也拿不回所繳保費,憤而提告,提醒消費者投保前必須詳加了解商品內容,以免發生糾紛。
8. 匯兌費用明目多,配合匯款指定銀行最划算
若保戶的匯款及受款美元帳戶,不是保險公司指定的銀行,則每筆資金的收付,都必須額外付出匯款銀行手續費、郵電費(約台幣400~800元)、國外中間行手續費(負責兩銀行間貨幣清算的中間行所收取的費用,約10~15美元)以及受款銀行手續費等額外成本。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金融市場波動度升高 全球股市基金清一色失血貿易戰爭發展不明確,加上地緣政治、民粹主義等風險,令全球局勢不確定性及金融市場波動度升高,根據EPF... | 財經時勢 保險掀解約潮 全民保障如海市蜃樓買了保險又解約,是不少民眾的經驗,而每一張解約保單背後的緣由也各有不同。但,這一兩年來壽險市場出現的... | 市場訊息 台灣世界展望會:張小燕、張艾嘉探訪烏來弱勢家庭 見證台灣世界展望會工作成果
年節將近,為關心經濟弱勢兒童及家庭,台灣世界展望會「10000個紅包‧10000個契機」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