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小心,視力模糊,不僅僅是年紀大的關係,還可能是更可怕的原因。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眼科醫師胡自得表示,曾主治一名患者,因雙眼視力漸漸退化就醫檢查,才赫然發現腦袋中有一個腫瘤,壓迫到視神經,造成視力受損。
該名患者是年約73歲的老翁,因視力退化長期未見好轉,至大醫院檢查才幸運發現腦中的瘤,好在進行手術切除後,視力已逐漸恢復。胡自得表示,腫瘤的正式名稱為「腦下垂體腫瘤」,任何年齡層都有發生的機會,但事實上,比起年長者,更好發於20~40歲的青壯年族群。
知名藝人林依晨26歲時,就曾因內分泌大亂月經失調,發現腦下垂體腫瘤,雖然經手術切除,但仍復發引起中風,必須二次切除。
胡自得表示,腦下垂體位於相當頭顱的正中央、視神經的正下方,直徑小於1公分,重量約0.5~1公克,體積雖小,但卻是掌管人體賀爾蒙分泌的中樞,可分泌的激素包括生長激素、黃體激素、甲狀線刺激素以及泌乳激素等。
腦下垂體位置圖

圖片:聯合醫院提供
就台灣的統計,每年平均會有100~200人罹患腦下垂體腫瘤,病因至今仍不明,不過腫瘤依症狀可分為2類,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功能性就如同林依晨的症狀,出現經期大亂、不孕、心悸等內分泌失調的症狀,由於症狀明顯,容易早期發現。
而非功能性就如同上述老翁的案例,腫瘤不影響垂體分泌激素,因此初期不易察覺,一般都是等腫瘤長到2~3公分大,壓迫到視神經出現視力模糊、頭痛等症狀才會發現。
胡自德建議,如果民眾近來有視力顯著退化、或內分泌失調等不適感覺,至醫院經由抽血和核磁共振檢查,就可確定是否罹患腦下垂體腫瘤,而如果腫瘤大於一公分,就須以鼻內微創手術切除,
然而,腦下垂體腫瘤的治療都有機會對垂體造成大小不一的傷害,因此,術後的視力或賀爾蒙分泌都可能受到影響,無法完全回復,不過,一旦發現異狀,仍必須盡早就醫,否則任由腫瘤長大,最後恐造成永久失明、甚至出血中風。
|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勞動部:111年11月26日為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及憲法修正案公民複決投票日 具投票權且該日原屬工作日之勞工依法放假一日為保障具投票權的勞工得以行使權利,勞動部已指定公職人員選舉投票日及公民投票日為《勞動基準法》第37條... | 市場訊息 人生如棋精於棋道的父親,怎麼也沒料算到「保險」這枚小「卒仔」,竟在人生棋局立下脫窘解困、反敗為勝的大功勞&h... |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當教師遇上退休收入規劃 您可以這麼做
鐸聲響亮雲霄,桃李芳名遠播,老師們辛苦了!長年為學生們辛勤奉獻,不捨晝夜的教育英才,偉大的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