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小心,視力模糊,不僅僅是年紀大的關係,還可能是更可怕的原因。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眼科醫師胡自得表示,曾主治一名患者,因雙眼視力漸漸退化就醫檢查,才赫然發現腦袋中有一個腫瘤,壓迫到視神經,造成視力受損。
該名患者是年約73歲的老翁,因視力退化長期未見好轉,至大醫院檢查才幸運發現腦中的瘤,好在進行手術切除後,視力已逐漸恢復。胡自得表示,腫瘤的正式名稱為「腦下垂體腫瘤」,任何年齡層都有發生的機會,但事實上,比起年長者,更好發於20~40歲的青壯年族群。
知名藝人林依晨26歲時,就曾因內分泌大亂月經失調,發現腦下垂體腫瘤,雖然經手術切除,但仍復發引起中風,必須二次切除。
胡自得表示,腦下垂體位於相當頭顱的正中央、視神經的正下方,直徑小於1公分,重量約0.5~1公克,體積雖小,但卻是掌管人體賀爾蒙分泌的中樞,可分泌的激素包括生長激素、黃體激素、甲狀線刺激素以及泌乳激素等。
腦下垂體位置圖
圖片:聯合醫院提供
就台灣的統計,每年平均會有100~200人罹患腦下垂體腫瘤,病因至今仍不明,不過腫瘤依症狀可分為2類,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功能性就如同林依晨的症狀,出現經期大亂、不孕、心悸等內分泌失調的症狀,由於症狀明顯,容易早期發現。
而非功能性就如同上述老翁的案例,腫瘤不影響垂體分泌激素,因此初期不易察覺,一般都是等腫瘤長到2~3公分大,壓迫到視神經出現視力模糊、頭痛等症狀才會發現。
胡自德建議,如果民眾近來有視力顯著退化、或內分泌失調等不適感覺,至醫院經由抽血和核磁共振檢查,就可確定是否罹患腦下垂體腫瘤,而如果腫瘤大於一公分,就須以鼻內微創手術切除,
然而,腦下垂體腫瘤的治療都有機會對垂體造成大小不一的傷害,因此,術後的視力或賀爾蒙分泌都可能受到影響,無法完全回復,不過,一旦發現異狀,仍必須盡早就醫,否則任由腫瘤長大,最後恐造成永久失明、甚至出血中風。
編輯推薦 | ||
醫療、健康保險 逾2年時效,還能申請罹癌保險金?
保險法規定,保險金請求權有二年的效期,受益人如果沒有在二年內向保險公司申請給付,請求權將失去效... | 健康醫療百科 吃鳳梨好處多 還可改善飛蚊症如果你有飛蚊症,不妨多吃鳳梨!最新研究發現,飛蚊症的患者每天吃100克~300克的鳳梨,經過3個月後... | 健康醫療百科 異常疲勞,小心C肝上身常常覺得莫名勞累及疲憊的民眾,可能是患了C型肝炎。C型肝炎可以說幾乎沒有症狀,因此發覺時病情往往已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