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尿床是幼童常見問題,根據統計,5至6歲的幼童約有10~20%會尿床,而10歲之後,仍有近半數的孩子無法改善。要解決尿床問題,比起過度的責備,適當的教導與訓練更能發揮作用。
偶而尿床不代表有習慣,可能是睡前喝太多飲料或是吃太多水果,可以簡單地透過控制飲食、改變生活習慣等,減少尿床的次數。但如果是5歲以上,每星期至少發生2次,且持續3個月,才算有尿床問題。
一般來說,絕大多數尿床是沒有病因的原發性症狀,90%以上的幼童就有此問題,且持續超過1年,不過,如果是在5~8歲才開始尿床,父母就必須更積極尋找原因才能解決尿床困擾。
尿床對兒童心理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除了怕尿床而不敢外宿,父母因尿床過度責怪,很可能傷及孩子的自尊心,導致長大後缺乏自信。
事實上,尿床並非泌尿系統異常,只是與成人相比,兒童較無法控制膀胱,有些個案則會合併其他神經發育晚熟現象,如較晚走路、說話等,因此尿床不能歸咎為單一因素,只能推斷神經成熟時間未到。
新樓醫院泌尿科醫師葉雨青,提供6招對於尿床的注意事項與訓練方式:
1. 兒童要意識到尿床的問題才有改進機會,所以首先要讓他們了解此事,可以記錄是否尿床,並將紀錄放在房間明顯可見的地方。
2. 使用尿布雖然可以節省洗被單的麻煩,但卻讓尿床兒童無法感受到問題,少掉一項他們認為應該減少尿床的因素。
3. 避免責罰及打罵,尿床並非做錯事,但可以要求一起洗被單,讓他們感覺尿床帶來的麻煩。
4. 使用鬧鐘或父母在固定時間叫醒小孩解尿,並讓身體記下膀胱的感覺,逐漸養成不須鬧鐘就能自行起床的習慣,其訓練期約須3個月。
5. 適當的飲食控制,晚餐後避免讓小孩喝飲料,尤其是可樂、咖啡等咖啡因飲料,只准喝少量開水,並在上床前先小便。
6. 有些長輩認為小孩尿床是膀胱敏感或容量太小,並依此來訓練兒童憋尿,藉此擴張膀胱容量,此方法不但沒有科學根據,還可能因為憋尿過度導致膀胱炎。
編輯推薦 | ||
醫療、健康保險 「急診看病法」很不划算!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春節急診人數的統計資料顯示,每年農曆春節看急診的,大約在十萬人次左右,而初二是... | 財產保險 3大疑點 絞肉機斷指詐保免賠去(2014)年7月遭保險公司識破的台南「絞肉機斷指詐保案」,刑事部分的詐欺罪尚在偵查中,而民事部分... | 財產保險 產險健康險 重疾、防癌損率高
根據保發中心統計,去(2012)年國內共有15家產險公司銷售個人健康險,賠款率平均2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