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分辨病毒疣與雞眼 找對正確治療方式
文/簡子祥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6.04.11 (新聞)

阿祥腳底板出現莫名的硬皮,而且還凸起一塊,摸上去感覺很粗糙,硬皮中間還有一些黑色的斑點,雖然不會痛,但是走路的時候就覺得腳底有東西不舒服,家中長輩說可能是雞眼,要靠手術才能切除,但經醫師診斷後才知道原來是病毒疣,可以透過藥膏或水楊酸製劑治癒。

病毒疣與雞眼在外觀上相似,很多病患會搞混,聯合醫院皮膚科醫師陳建宇表示,大部分求診的患者都不是長雞眼,而是所謂的病毒疣。赤腳在泳池邊行走或是廚師在挑魚鱗時被扎到,都可能導致病毒透過小傷口入侵人體,感染病毒疣。

陳建宇指出,病毒疣是一種由病毒傳染的疾病,傳染途徑為接觸感染,可透過人傳人,或是經由物品間接接觸感染,只要皮膚上有微小傷口,或是在帶有病毒時搔抓皮膚,都有可能入侵宿主體內,造成症狀,一般感染後會有1~6個月的潛伏期,患者求診時才知道可能是半年前受傷而感染。雞眼與病毒疣可依照成因與外觀區分,雞眼因摩擦過度產生,生長在與地面接觸較多的腳底或前腳掌,外觀呈凹陷,中間會有小白點;病毒疣則長在足弓附近,凸起的表皮中間會呈現小黑點,抓破後會有滲血現象。

造成病毒疣的病毒有上百種,每一種都有偏好的人體部位或生存環境,因此不會出現腳底疣感染到手上的情形。常見的種類包括尋常疣,表面粗糙有硬結節,常見於手指、手掌等經常與外界接觸的區域;足底疣常見於腳底板,會造成皮膚增生變厚,最常與雞眼混淆;扁平疣呈現扁平灰色或肉色的小斑塊,好發於手臂、背部或臉上,常被誤認為粉刺、青春痘,患者在抓破之後,會順著抓痕呈線狀感染;生殖器疣長於生殖器或肛門周遭,俗稱「菜花」,是性病的一種。

陳建宇指出,治療方式有冷凍治療、水楊酸製劑、抗病毒藥膏等,除非遇到較頑強的病毒,才考慮電燒或手術,但因為會有傷口,導致易復發,因此並非常規的治療方式。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喜憨兒基金會:送愛到部落 FUN愛月球
      ...
市場訊息
遠雄人壽:捐贈南投縣政府微型保險 助弱勢族群撐起安心防護傘
遠雄人壽關懷社會弱勢族群,連續5年捐贈微型保險予南投縣政府,提供魚池鄉、國姓鄉、中寮鄉、集集鎮、仁愛...
市場動態
有保險加持 逾7成民眾更願相信共享經濟
Airbnb、Uber等都是共享經濟的成功案例。但發生消費爭議怎麼辦?調查指出,逾7成民眾認為,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