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飲用水排放2分鐘 降低鉛危害(詳全文)
文/鄧佳惠 | 2015.11.05 (新聞)

全台有7縣市3.6萬自來水鉛管戶,台北市及新北市各有1.7萬及1.3萬戶,新竹縣市及苗栗縣則有500戶、花蓮縣217戶、宜蘭縣5,934戶。世界衛生組織報導,鉛毒性危害神經系統,不管是在子宮時期或嬰兒時期受到鉛暴露,都有可能影響嬰幼兒腦部發展,包括智商降低、注意力不集中、反社會行為等,嚴重者亦可能造成貧血、高血壓、腎功能受損及免疫與生殖系統傷害。

鉛毒危害健康,人心惶惶,台北市市長柯文哲承諾,台北市尚有157公里鉛管,預定將在3年內全更換為不銹鋼管,其餘縣市換管行動,預計明年底前完成。

美國環保署建議,民眾飲用前,應該先打開水龍頭排放2分鐘以上,將沉積在管路的鉛排出,並可作為沖馬桶、澆花等非食用用途,若超過6小時以上未用水,如先行淋浴及沖廁,水龍頭排5~30秒即可。應該避免取用熱水器的水來飲用、煮食及製作幼兒食品。國民健康署表示,倘仍有用水疑慮,可選用離子交換樹脂或RO逆滲透淨水器。

環境中的鉛,不只來自水,還包括石油(含鉛汽油)、含鉛水龍頭、油漆、含有染料的食品容器、含鉛玩具、含鉛中草藥等,經由空氣、粉塵吸入體內,或是食用、使用,被人體吸收。焊接工人、加油站員工更是鉛中毒的高危險族群,上班時應穿著工作服,勿將工作服穿回住所,下班後可先於工廠更衣、沐浴再返家。

兒童的大腦神經系統、骨骼等還在發育,特別容易受鉛毒影響,家長在選購玩具時應避免將廉價、色彩鮮豔、未具有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安全標章的兒童玩具。

孩童鉛中毒的症狀,包括過動、注意力不集中、行為異常、學習障礙,發育遲緩。成人鉛中毒會出現頭痛、肚子痛、頭暈、手發抖、手腳無力、協調性不佳、痛風、慢性貧血、高血壓、腎衰竭等症狀。如民眾有明顯症狀及接觸史,懷疑鉛中毒,可到毒物科或腎臟科就醫,尋求協助。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華南金控:「一球圓一夢」為中華小將圓夢 讓世界看見臺灣
自7/26開打以來,經過9天的比賽,12個國家參賽隊伍於「2019年第五屆WBSC世界盃少棒...
市場訊息
野村投信:美選後市場持續震盪 投資策略首重波動管理
美國大選落幕,川普確定當選美國總統,野村投信投資長周文森(Vincent Bourdarie)認為,...
財產保險
醫師風險大不同 婦產科醫責險年繳4萬元!
保險業推出「醫師業務責任險」之後,有助於醫師在面臨醫療糾紛時,能有即時的第三方協助,並釐清事實。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