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公、勞、農、健保
臥床30年,燒掉2千萬
文/鄭慧菁 | 2014.08.01 (月刊)

八十幾歲的林大姐,一把年紀還在腰間掛個霹靂包,裡面裝滿了大樓管理費的帳冊,每到月初就負責將每戶的管理費收齊再交回會計銷帳。雖然她總說年紀愈大腦筋愈不管用,但在台中這棟大樓服務超過三十年,環境熟悉就不會出什麼大錯。

人定不能勝天,美滿生活瞬時變調

「人定勝天」這句話在林大姐身上並不適用。曾經林大姐靠自己的努力擁有很好的收入及人人稱羨的婚姻,可惜一場意外改變了她的人生。

擁有護理師執照的林大姐,高考及格進入公家單位服務,在台北精華區有幾棟不動產,薪水好,又有租金收入,生活相當優渥;和丈夫育有三名子女,家庭和樂美滿。

就在她陶醉在生活現況的時候,即將大學畢業的長子,參加校內舉辦的旅遊活動,因為頑皮爬到樹上摘水果,不慎失足跌落,雖然救回一條命但卻成為植物人,終身癱瘓。

掏空積蓄,丈夫離棄,照顧癱兒三十年

林大姐回憶,當時沒有健保,為了救回兒子她把台北的不動產都賣了,還聘請看護二十四小時照顧,但兒子全身上下仍有多處褥瘡,看到潰爛、化膿的傷口,讓身為護理人員的她相當自責,於是辭去高薪工作,回到台中老家親自照料臥床的兒子。

沒有收入也沒有資產,經濟一度陷入困境,加上照顧兒子的工作繁重,先生不願與她一起承擔,要求離婚,從此家庭重擔她一肩扛,直到另兩名子女成家,林大姐獨自照顧重癱的長子,至今已超過三十年。

全台三萬人靠呼吸器維生,健保年花270

林大姐的遭遇在台灣不是個案,根據健保署統計,國內每年約有三萬名領有重大傷病證明的呼吸器依賴患者,健保全額支付呼吸照護費用,一年要用掉270億元;這些病患平均使用呼吸器六個月,其中約一成、三千人戴呼吸器超過一年。

一手建立台大醫院急重症病房制度的柯文哲醫師亦指出,國內長期使用呼吸器的患者中,高達七成是沒有意識的植物人,只要一拔除呼吸器,就會死亡。

長期呼吸器患者,健保擬限額給付

柯文哲分析,將一位植物人收治在加護病房(ICU),病房費一天就要六千元、呼吸器約1,800元,加上其他藥物及雜支,一天健保就要增加一萬多元支出。

為減少無效醫療,健保署研議長期依賴呼吸器維生的無意識病患,治療滿一定期限後,家屬需自付部分費用,健保不再全數埋單。

如果沒有健保給付,積極搶救回來的植物人,照護經費將成為家屬最沉重的負擔。

月增二千名勞保失能人口,五十五歲以下占75

除此之外,今(2014)年一~五月勞保失能一次金給付件數新增10,178件,平均每月新增二千名勞保失能人口,其中,因職業災害造成失能的比例約14%,達1,439人。

請領失能一次金的勞工當中,年齡介於15~55歲以下青壯年的比例高達75%,共有7,692人。

勞保給付,年資愈淺、領得愈少

許多人會忽略的是,勞保給付是以投保薪資及年資為計算基礎,薪資愈低、年資愈淺,領的愈少。以雙目失明達勞保失能給付標準表第二級失能的被保險人而言,失能一次金可領1,000日勞保投薪資,若因職業傷害或職業病造成另加計50%,也就是可領1,500日勞保投薪資。

若經專業評估確認工作能力減損七成以上,無法重返職場,就符合請領失能年金資格。給付方式為「平均月投保薪資×年資×1.55%」,若計算後未達四千元,則以四千元為給付金額。因職業災害或職業病致殘,額外發給二十個月職業傷病失能補償一次金。

出社會超過十年的家漢,勞保加保期間最高六十個月的平均月投保薪資為43,900元,因為職災造成雙目失明,失能補償一次金可領878,000元(4萬3,900元×20月=87萬8,000元);失能年金每月可領6,805元(43,900元×10年×1.55%=6,805元)。若家漢選擇請領失能一次金,則可獲賠2,195,000元(43,900元÷30日×1,500日=2,195,000元)

若角色換成初入職場一年的新鮮人明達,平均月投保薪資21,900元,失能補償一次金只剩438,000元(21,900元×20月=438,000元);失能年金每月4,000元(21,900元×1年×1.55%=339元,未達4,000元以4,000元給付)。失能一次金只能領1,095,000元(21,900元÷30日×1,500日=1,095,000元),足足比家漢少了一半。

但是,愈年輕失能,往後需要照顧的日子愈長,所需的花費愈大,負擔也愈沉重。

入住護理之家,三十年耗盡二千萬元

像林大姐這樣自己照顧長期癱瘓家屬又能兼職大樓收費員的實在不多,大多數患者家屬只能寸步不離的留在家中照顧臥床家屬,或者選擇送入機構定期探望。

以入住提供醫療照顧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附設仁愛護理之家而言,所收的費用包括住房費、一般膳食費(管灌飲食需補差額六十元/天)、一般照護護理費,另需繳交入住保證金。

入住條件以慢性疾病患者為主,但需病情穩定,雖無法自我照顧,但無精神疾患、無傳染病,老人失智症不會遊走者、無使用氧氣者、無暴力傾向等才符合收治條件。

照護人員會協助患者用餐,餵食、灌食、用藥;身體清潔,洗頭、洗澡、剪指甲、口腔護理;身體活動,床上復健運動、擺位、上下床、移位;其他陪伴、休閒等。雖然減輕家屬負擔,但所需的費用並不便宜。

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附設護理之家的收費標準,單人房的住房費需月繳59,000元,在不計算膳食費用及護理費用下,光是住房費一年就要708,000元,一旦臥床三十年,就耗盡21,240,000萬元,龐大的支出,不是一般家庭所能負擔。

年輕人,更要正視照護問題

年輕人身強體壯,不會擔心失能的風險,但若不慎有個萬一,垂垂老矣的父母如何承擔繁重的照護工作?送入機構的龐大開銷從哪裡來?民眾及早做好保險規劃,才能將風險轉嫁保險公司。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精算師算什麼?
比律師、醫師、會計師、建築師與機師更稀有的精算師到底算什麼?根據勞動部調查台灣高薪行業,精算...
健康醫療百科
「得舒飲食」正夯 誰說高血壓就要禁食!?
經濟能力提升,飲食也愈趨精緻,再加上工作壓力遽增、運動量減少,「高血壓」成為現代文明病,許多人都面臨...
市場訊息
第一金人壽:善用保險 助兒童成長一臂之力 基本醫療、意外險不能少
近來天災人禍頻傳,兒童保險理賠案例也隨之增加,其中又以未滿15歲孩童壽險之身故理賠問題引發各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