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醫療、健康保險
<電視座談>當生命走向終點(詳全文)
文/朱家儒 | 2015.06.22 (新聞)

對於接受過「窮極一切,把人救活」訓練的醫生來說,放下是一件困難的事,而面對生離死別,放手更是家屬一輩子都學不會的課題,這也正是國內末期患者無效醫療、資源浪費的根源所在,讓患者走在生命的最後一段路上仍不得「安寧」。

談到無效醫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璩大成昨(21)日在《健康保險大家談》節目中有感而發,「病人和家屬必須要被充分告知。」璩大成體悟到,要解決無效醫療,首先要讓病人清楚了解自身病況,並與醫師、家屬三方一起討論後續治療規劃,最後尊重病人的決定。

「善終」是璩大成在實踐有效醫療、安寧照護的過程中最深刻的感動,除了減少醫療資源浪費,對病人和家屬後續的照顧互動中,更增加了治療的深度和熱度。安寧照護,從協助、陪伴末期患者最後心願的完成,到瀕死階段的道謝、道愛、道歉、道別,讓生命走向終點,能帶著舒適和尊嚴。

不過,國內安寧照護介入時間太晚且推動受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邱仲峰說,依健保署統計,國人接受安寧療護平均天數為30多天,但據安寧緩和條例及國際醫療習慣,理想的安寧照護要在臨終的半年前開始,因為患者需要時間來調適身、心、靈。

此外,國內大部分安寧病房附設在醫院內,對醫院來說是成本很高的單位,不願投入太多心力,因此,都有規模不足的情況,也直接影響安寧照護的推動。若能參考國外的方式,以中、小型安寧院的獨立機構型態在各地設立,並搭配居家安寧,可望加速國內安寧照護的發展。

至於商業醫療險賠不賠住院安寧費用的議題,新光人壽理賠部經理余聖權表示,考量到安寧照護提供的療程,已被醫界視為是「必要的醫療行為」,且通常使用安寧病房的時間也不會太久,不至於發生醫療理賠被濫用的情況,因此,目前業界的共識,加上主管機關的態度,大多數的保險公司均願意賠付。

 

主持人:現代保險健康理財傳播機構創辦人暨董事長 黃秀玲

來賓: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邱仲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璩大成(由左而右)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4年03月15日
金管會:提醒保戶可多利用自動扣款方式繳交保險費 ...
市場訊息
金管會:提醒全體上市櫃公司明(114)年起均應編製永續報告書
永續報告書所提供資訊已成為各利害關係人檢視企業永續經營表現及進行投融資決策等之重要參考依據。截至11...
財經時勢
登山納保爭議 山友:可比照「車險」制
南投縣雖已發布登山管理自治條例,然因登山納保問題,尚未在官網公告。對此,山域政策監督聯盟成員、登山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