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人壽保險
新型口服標靶藥物昂貴 一次給付型防癌險補缺口
文/何楷平 | 2015.04.15 (新聞)
台中1名70歲婦人,前(2013)年診斷罹患腸癌第3期,醫院以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生活品質改善,但如今因家屬無力負擔醫療費用,考慮放棄治療。
據最新統計,大腸癌連續7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率之首,醫師指出,腸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有2成患者在初次診斷時,已是腸癌第4期,5年存活率僅6%,透過化學治療和標靶藥物治療,可延緩病況惡化,但長期治療易產生抗藥性。
2013年衛福部核准腸癌口服標靶藥物「癌瑞格」(Stivarga),為腸癌患者帶來一線生機。研究證實,「癌瑞格」能降低23%死亡風險、增加30%存活期,但「癌瑞格」目前無健保給付,患者必須自費。
目前1顆40毫克「癌瑞格」藥錠約2,500元,依標準治療方式每月服用84顆,1個月花費就要21萬元。治療癌症所費不貲,新型口服標靶藥物的醫藥費用,防癌險有理賠嗎?
防癌險可分為「一次給付型防癌險」和「分項給付型防癌險」,前者確定罹癌後一次給付保險金,讓保戶可靈活運用;後者則根據「初次罹癌」、「癌症住院醫療」、「癌症手術醫療」、「癌症化學治療」、「癌症身故」等項目理賠給付。
壽險業者坦言,有關「分項給付型防癌險」,部分保險公司提供標靶藥物治療的理賠,但大多會限定「注射或血管治療」(即針劑標靶藥物),只有少數保單有「每次領取口服化療藥物,不論領取幾天份藥物量,均以一次計」條款。但癌症口服標靶藥物可在家服用,醫師一次會開2~3週的藥量,以次計算的理賠,恐怕杯水車薪。
若所投保的「分項給付型防癌險」,不提供口服標靶藥物給付,被保險人就只能自掏腰包,醫療保障恐形成缺口;若能搭配購買「一次給付型防癌險」,只要被保險人確定罹癌,即可獲得一筆保險金,則能不受醫療項目限制,自由運用保險金,支付高額藥物及醫療費用。
編輯推薦 | ||
市場動態 保費扣除注意3規定 報稅超簡單(詳全文)
報稅開跑,去(2014)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已於5月1日起開始連續一個月,且增加多項新措施,包括... | 市場訊息 台灣人壽:榮獲保險信望愛11個獎項肯定 掌握市場脈動、商品貼近需求、共創友善高齡社會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旗下子公司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灣人壽」)力求創新突破,拿下由現代保... | 財經時勢 財政部明年增列7.2億 補助公保養老給付年金改革議題還在延燒,財政部昨(14)日進行明(2017)年歲出預算編列會報,又增列15.45億元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