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景氣回溫 產險保費登上1300億
朱家儒 | 2015.02.01 (月刊)

繼二○一三年簽單保費突破一二○○億元大關後,產險業在一片刀光劍影、「殺」聲四起中趁勝追擊,去(二○一四)年再次寫下一三○○億元的新紀錄,對經營困難的產險業來說,表現堪稱可圈可點。

擺脫低迷成長 保費大增七十億元

擺脫前年三.六七%低迷的成長率,產險業去年全年簽單保費收進一三一六.六億元,成長率達到六%,保費足足增加七十四億元。

對產險保費貢獻最多的仍是汽車保險,去年保費收入近七百億元,占整體產險保費規模五十二.九%,比前一年的五一.五再墊高一.四個百分點。

保費規模第二大的意外險,市占率十二.二%,保費收入一五九.七億元,僅較前一年成長一.四二%,主要是受工程險嚴重衰退一○.九%拖累。而去年成長率五.二%的傷害險,則以一四三.六億元的保費收入,市占率一○.九%,排名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間去年空難頻傳,影響航空險費率,去年保費收入八.一億元,成長高達一六.四%,是成長幅度最大的險種。

四十二萬輛新車暢旺車險 航空險成長力道強

在全球領頭羊美國經濟復甦的帶領下,從去年初至今,連續十顆代表景氣「穩定」的綠燈,顯示出國內景氣也開始漸漸回溫。經濟好轉,加上日幣狂貶,迫使車商祭出多項促銷優惠活動,也造就去年國內新車銷售出睽違十年的好成績。

去年是自二○○五年銷售紀錄五十一萬輛車後的第九年,根據國人車輛平均使用十年的習慣來看,剛好就是十年一次的換車潮。難得的商機,讓去年的新車銷售量衝上四十二萬多輛,為車市帶來十二%的成長,而火熱的換車潮更直接暢旺車險市場成長九%,去年共收進六九七.四億元的保費,較前年足足增加五十七.四億元。

若細分車險,光車體險保費收入就有二八二.二億元(圖二),高過所有險種,而去年的成長率也高達十二.八%,一方面是由於費率較高的緣故,另一方面則是去年進口車的銷售量達到整體銷售量的三成,亮眼的成績也因此貢獻不少高額車體險與任意責任險的保費。

至於強制責任險的部份,則因受汽機車免換發行車執照影響,少了過去換照時必須出具強制險投保證明這一關,機車續保率下降,導致保費收入出現負成長。

僅占產險市場○.六%的航空險,成長力道最強,尤其國泰世紀的成長率高達八十八%,富邦產險也達六成以上。主要原因在於去年全球空難事故頻傳,而七月的復興航空空難,國泰是主要承保公司,必然會調漲保費,再加上承接華航的航空險,也讓保費收入大有斬獲。至於富邦,據瞭解則是開發國際市場,承接國外機隊。

工程險、水險難有起色 健康險表現不俗

產險第二大業務意外險保費收入持平,雖然出口成長帶動信用保證保險收進十五億元的保費,成長十二.四%,以及保費比重最高的責任險小幅成長四.六%,但都不足以彌補工程險嚴重衰退十%的情況。

工程險的衰退的原因仍是老問題,包括公共工程減少、續保業務與火險重疊,以及殺價競爭等結構性因素,產險業者坦言,很難在短時間內改善。

至於水險,雖然出口成長,但貨物運輸險並不全然由國內產險公司出單,難以因此受惠。值得一提的是,內陸運輸貨物保險,拜國內物流業蓬勃發展之賜,去年保費收入七億元,成長七%,是水險當中唯一成長的險種。

產險保費排名第三,市占率十.九%的傷害險,年收保費一四三.六億元,較前年成長五.二%,表現穩定。

產險業先天不良的健康險,去年保費收入十四.三億元,成長幅度高達八.二%,表現不俗,顯示出在各公司的推動下有不錯的成效,但也有業者認為健康險大餅早被壽險業吃掉,成長的空間有限。

富邦穩坐保費收入王 新安東京海上成長逾一成

去年,聯邦產險被富邦購併,亞洲產險則在等短期保單到期要退出台灣,國內產險公司因而又少了兩家,剩下十七家,其中本土公司就占了十四家。

富邦產險去年收進二九一.八億元的保費,占整體產險市場二成二,穩坐保費收入冠軍,國泰世紀則以一七九.四億排名第二,市占率十三.六%,第三則是保費收入一三四.八億元的新光產險,市占率十.二%。保費收入前三名的產險公司,就吃掉了將近一半的產險市場,此外,保費跨過百億元門檻的公司還有明台產險,以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險。

以成長率來看,只做信用保險的法商科法斯受出口成長的影響特別顯著,成長率高達六十二.二%,除此之外,則以新安東京海上全年簽單保費收入成長十.八%為最高,其次分別為華南產險成長十%,以及旺旺友聯成長八.三%。

從險種分析各公司成長的原因,新安東京海上在船體險和工程險均逆勢成長三成以上,華南產險則在船體險和專業責任險分別成長三成和六成以上,而旺旺有聯在一年期住宅火險成長十一%,是唯一有兩位數成長的產險公司,另外在專業責任險也有二成七的成長率。

景氣持續回溫 樂觀看今年

國際油價持續低檔,延續去年態勢,多數研究機構均看好今年經濟發展,車輛公會理事長蔡文榮近日也公開表示,十年換車的熱潮將延燒至今年,樂觀預估能締造另一波銷售高峰。而對於能左右產險業務消長的車險,也可望在發燙的車市中,繼續繳出亮眼的成績。

航空險也大有可為,有業者認為,國內航空險市場已飽和,若能走向國際,開發國外機隊的保單,成長的空間不容小覷。

而火險、天災險,則要看保發中心今年是否有公佈新的參考費率,否則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意外險的部份,產險公會表示,農業保險即將上路,是今年產險業重點推動的項目之一,雖然對保費的貢獻有限,但攸關全國農業保障的未來,執行成效值得關注。另外也希望今年在完工土木工程保險的推動上能取得進一步的發展。

至於產險業者喊出網路投保要成長到總簽單保費收入的五%,是否能在今年達到目標,又網路投保是否會帶動車險、傷害險、住宅險,乃至於整體產險市場更大的成長,值得持續觀察。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臺銀人壽:通過ISO 10002:2018客戶申訴品質管理系統驗證
為貫徹「公平在心、待客如親」企業文化,臺銀人壽日前通過英國標準協會(BSI)之「ISO 10002:...
醫療、健康保險
謹「腎」小心 保險作靠山
根據衛生署上(六)月公布最新十大死因調查,九十八年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十...
財經時勢
新光人壽:關懷永遠在 降級不收傘 再推保單借款 線上貸優惠利率最低1.5%
勞動部10月1日公布勞工行政主管機關通報因應景氣影響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無薪假)事業單位計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