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在就讀研究所時,葉北辰隨便運動一下就喘得很厲害。當時不以為意,只是感覺身體不舒服,於是到台大醫院掛胸腔內科,醫生問診後一派輕鬆地說「那你去照個X光和心電圖再來給我看一下好了」。
醫師在燈箱上看著X光片,表情十分凝重,又把X光片拿去與其他診別的醫師一同會診,討論後完立即要求葉北辰住院檢查。
確診罹患淋巴癌第三期
等待安排床位的期間,葉北辰心中五味雜陳,雖然還不確定發生了什麼事,但隱約有一種不安的預感。他說,那是一種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沈默,連內心的獨白都鴉雀無聲,不知道該說什麼。
住院後確知自己是B細胞非何杰症淋巴癌第三期,接受治療的過程雖然艱辛,但因為年輕、對生命充滿信心,所以能夠堅強度過每一次放化療後,噁心、掉頭髮、白血球降低的難受。
經歷半年的時間,療程結束後效果很好,腫瘤完全消失,身上也找不到癌細胞的蹤影。
三個月後 癌症復發
正慶幸自己已經康復,準備回復正常生活的葉北辰,在短短三個月後因為胰臟發炎而掛急診,住院檢查發現是腫瘤復發,而且還有轉移,原本樂觀的他忽然驚覺,生命似乎沒有想像中那般強韌。
復發後的化療不算順利,一直換藥。醫師表示必須把腫瘤消滅到最小,再進行自體幹細胞移植,他記得當時打了一種健保尚未給付的第三線藥物,放射免疫治療,一針要價六十萬元,終於成功抑制癌細胞,隔天立刻進行自體幹細胞移植。
那次治療迄今已超過五年半,沒有復發。
心靈與治療同樣重要
葉北辰深刻體會,即使把病治好,若疾病已經在心中造成創傷,往後的生活也無法過得快樂,但是患者和家屬常常被要求全力配合治療,內心的感受卻完全被忽略。他記得一位交情很好的學妹在他住院期間從沒探過病,一問之下原來學妹不知道如何面對生病的學長,擔心自己的談話會刺傷他,心裡承受很大的壓力而不敢去探視。
攻讀心理學,同時擔任台灣髓緣之友協會理事長的葉北辰,發覺患者及家屬、親友所承受的壓力,應該從心理層面提供協助,因此九十六年九月成立「○八愛俱樂部(淋巴癌病友會)」,除了自己去探望病友之外,也常常應邀到一些癌症相關機構去演講,提供心理諮商。
他認為只把重點放在治癒這件事情上,某個層面是在逃避生病的可怕,似乎一旦癌症來了,若無法治癒,變得沒有控制感,世界就崩解了。因此,和親友聊聊生活,從言談中重新找到過去,是治療心靈層面的一種方法。
面對 才能認識生命的價值
生病治療不是在對抗死亡,因為每個人都會死,而是該如何看待生命。他很感謝住院期間,家人朋友自在地和他談一些生活瑣事,讓與外界脫離的他重新與原來生活連結,也可以大方談論生命,而不只是告訴他不要想太多。
癌症復發讓他懂得面對生命、討論死亡。葉北辰認為,談論生命卻不面對死亡,好像生命無限,還有很多事可做,不用去排序,也不用去珍惜其中的價值。另一方面,雖然社會愈來愈開放,生死話題已經不再是禁忌,反而有些過度把死亡具體化,好像只要辦一場很感人的後事就是死亡。但面對死亡,應該要理解生命是有限的,如何規劃生命,好好跟家人相處,努力在事業或其他想要完成的事務上。
復原後,熱愛籃球的葉北辰仍然努力的打球,還拍攝影片PO上網路鼓勵癌友,不論用什麼方式重返球場,都是對自己生命的執著。他認為熱愛的事物不應該因為生病而放棄,就像抗癌自行車手蘭斯阿姆斯壯,也是在接受完很嚴重的化療後,仍繼續參加環法比賽,拿到好幾屆冠軍,生病與放棄原有的興趣並不一定要畫上等號,因此他鼓勵病友要找回過去生活中熱愛的部分。
如果缺損了,就去補回來,他說。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金管會:投保小額終老保險 穩固基本保險保障金管會為普及高齡者基本保險保障推動小額終老保險商品,除透過監理措施獎勵保險業者推廣銷售是類商品外,亦... | 市場訊息 台灣大車隊:使用三倍券 四種形式隨你付
萬眾期待的振興三倍券終於來了,台灣大車隊號召全台乘客7月1日起趕緊手刀預訂!7月15日起,不... | 市場訊息 臺灣銀行:六家分行喬遷剪綵典禮 提供當地民眾優質的金融服務臺灣銀行六家分行於107年11月19日(星期一)遷移至新竹縣竹北市文興路二段32號正式營運,並於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