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這幾年,許多壽險業務員都抱怨生意難做,說賣保險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大有不如歸去之感,但如果觀察國內保費收入的成長,卻可發現從91到94年這4個被認為開拓市場相當艱辛的年頭,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成長率年年都超過2成,保費收入的數字更從91年的2,821億、92年的3,343億,一路飆到93年的4,461億、去(94)年更突破5千億大關達到5,409億。
國泰創下單年度保費破千億紀錄
若以個別公司來看,94年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的前5大分別是國泰、富邦、新光、南山與統一安聯。這5大公司的保費合計高達3,319億元,佔總保費5,409億元的6成1。也就是29家壽險公司中,前5大公司的業務量就佔了61%。其中,壽險龍頭國泰更是一舉突破千億大關,從93年的847億元大幅成長32.95%,飆到94年的1,126億元,創下我國壽險史上單一公司在一個年度新契約保費收入超過千億元的歷史紀錄。
國泰這幾年也開始發展銀行通路,去年的新契約保費收入中每4元就有1元是來自銀行通路;另外,投資型保險的佔率在國泰也高達5成8,這在前5大公司中,除了專賣投資型商品的統一安聯外,都遠比其他3家公司要高出許多。
富邦以53.57%的高成長率穩坐老二寶座
第2名是富邦,保費收入從93年的436億元增加到94年的669億元,成長率高達53.57% ,是前10大公司中保費成長率最高的公司。而富邦靠著集團雄厚的銀行通路實力(94年7成業務來自銀行通路),這幾年業績一路往上飆,在91年時保費排名第5,而當時國泰的新契約保費是富邦的4.7倍,才過3年時間來到94年,富邦就已經盤踞老二山頭,與國泰的保費倍數差距也只剩下1.6倍。
更值得注意的是,若將市佔率超過2成的國泰與1成2的富邦加總,光國泰和富邦這兩個蔡氏家族的新契約市佔率就超過33%,兩個蔡家共拿下3分之1的新契約保費市場,至於其他的27家壽險公司,沒有一家新契約保費市佔率超過1成。
新光以6千多萬差距 小贏南山位居第3
若以億元為單位,新光與南山的成績並列第3。南山去年以41.26%的成長率創下517億元的保費收入,新光則放慢腳步成長率僅3.27%,最後以6,300萬的差距小贏南山。排名第5的是投資型保費佔率高達99.45%的統一安聯,保費收入為487億元,成長率達29.09%。
僅靠業務員通路、只賣傳統壽險商品的郵政壽險排名第6,保費負成長3.93%,與排名第10的台壽是前10大公司中新契約保費呈負成長的2大公司。第7到第9名分別是中國、ING安泰和保誠。其中、ING安泰去年的保費收入為264億元,成長率高達45.37%,是前10大公司中成長率第2高、僅次於富邦的公司。排名第11、12、13的則分別是三商美邦、全球與佳迪福,保費成長率都超過4成 ,其中佳迪福也是最後一家94年保費收入超過百億元的公司。
除了前面所提的郵政壽險及台壽外,94年新契約保費收入負成長的公司還有幸福、國寶、中央、宏泰、興農、宏利、大都會國際及康健。
每100元新契約保費 投資型商品佔39元
進一步分析投資型商品的狀況,在94年5,409億元的新契約保費中,投資型商品保費為2,085億元,佔率38.56%,比93年34.64%的佔率增加近4個百分點;平均每100元新契約保費,投資型商品就佔了39元。在個別公司方面,國泰人壽以654億元的超高保費,輕鬆擠下向來都位居投資型商品保費冠軍的統一安聯。93年時國泰的投資型保費才272億元、佔率3成2,去年一口氣狂做了2.4倍業績,佔率更提高到近6成,而且光國泰一家所做的投資型保費就佔了市場的3成1。
94年投資型商品保費超過百億元的公司有7家,除了國泰與統一安聯外,還包括新光、南山、保誠、佳迪福與ING安泰,這7大公司中投資型保費呈負成長的只有南山與ING安泰。而至今尚未加入投資型商品銷售行列的公司,則只剩宏泰、國寶、郵政壽險、美國、安達與才成立不久的中泰6家。
來自銀行通路的新契約保費收入達3成8
若進一步分析壽險業的行銷通路,那麼在業務員、銀行保險、經代保險及直效行銷這4個通路中,向來是壽險行銷主力的業務員,94年所創造出的業績為3,095億元,佔新契約保費總收入的57%;而來自銀行保險的業務也有2,031億元,佔率達38%,表示每100元新契約保費收入中,就有38元是經由銀行保險通路進帳;而保險經紀人、代理人創造的業績為215億元,佔4%;直效行銷(DM)的佔率則為1%。
郵政壽險、保德信及宏利完全仰賴業務員
在個別公司方面,100%的保費收入完全仰賴自家業務員的公司有郵政壽險、保德信及宏利3家;8成以上保費是透過業務員來的公司則有南山、ING安泰、國華、三商美邦及環球瑞泰;而康健、美國、佳迪福、安達及中泰則是完全沒有透過業務員做業務。
在銀行保險方面,如果以保費佔率來看,銀行保險通路超過5成的公司有10家,包括佳迪福、統一安聯、幸福、興農、富邦、遠雄、中央、美國、國寶及國際紐約;若觀察保費收入的數字,富邦460億元、統一安聯19億元、國泰267億元、新光167億元及佳迪福104億元是在銀行保險通路保費收入超過百億元的5家公司。
全球人壽業績收入 超過一半來自經代人
至於經代人通路,保費佔率的前3名是宏泰82%、全球50%及國寶35% ;若以保費收入來看,全球來自經代人的保費達63億元,不但佔該公司總業績的一半、也佔全部經代人總保費的3成,可說是目前國內與經代人合作最密切的壽險公司。
最後,透過直效行銷而來的保費有55億元,通路佔率為1%,其中保費收入最多的是佳迪福10億元,第2則是康健9.8億元。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臺灣銀行:日本「新幹線鐵道開業50週年套幣(5枚組)」、「2015年櫻花套幣」,上市開賣中!因應智慧型手機及平版電腦等行動裝置之普及化,臺灣銀行早在101年3月26日就推出了行動裝置專屬的「網... |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重視公平待客 「人生設計所LIFE Lab.」獲 2021亞洲設計獎新壽重視公平待客,為解決保險業與客戶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並提供「無壓力諮詢、重塑保險體驗」的保險服務,... | 市場訊息 華南金控:華南金推都更 全國工業區首例為配合政府政策及積極活化資產,華南金融集團大力推動都市更新,不遺餘力。集團旗下華南金AMC近年在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