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成功者才有資格談放棄
文/吳易書 ; 攝影/吳俊霖 | 2006.03.01 (月刊)

初見三商美邦人壽南區的執行副總胡志誠,他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和南部人熱情的態度,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保險業中提到三商美邦在南區的地盤,幾乎沒有人不曉得胡志誠這號靈魂人物,但與他熟絡的人都知道,低調不喜曝光的胡志誠鮮少接受媒體採訪。

初做保險時母親和妻子都無法接受

聊及當年為何會和保險業搭上線,胡志誠說一切都是機緣。由於父親很早就過世,母親接下獨力扶養6名子女的重擔,身為家中長子,胡志誠從小就要協助分擔家計;雖然以第1名的成績畢業於台北工專機械系,礙於環境困苦,並未繼續升學。從台北工專畢業後,胡志誠開始在工廠任職,一路做到穩定的課長職位,晚上並兼業開計程車,日以繼夜工作的同時,還有南山人壽的業務員拼命增員他進保險業。「大概他覺得我很耐操、可以吃苦,所以才增員我的吧!」胡志誠笑說。

雖然當時已在工廠擔任到課長,但憑著「闖一闖、大不了失敗再找工作」的心態,胡志誠進入南山人壽擔任壽險業務員。他形容,當時母親和妻子知道他成為壽險業務員後沒人看好,母親不但責怪他並哭泣哀求地說︰「你不為自己想也要為孩子想啊!」,而老婆則是和他冷戰1個月。「畢竟當時台灣的壽險投保率僅有16%,且因為支撐不住而『陣亡』的業務員更是不在少數,在所有人眼中,當時保險業並不像現在如此被看好、是未來有發展的行業。」胡志誠說。

胡志誠在南山人壽待了6年的時間,期間多次獲得「高峰會長」及「榮譽會長」榮銜,表現相當優異,82年底他轉入三商美邦人壽,擔任南區副總經理一職,89年並晉升為南區執行副總至今,而目前三商美邦在南區打下的江山,就是他帶領所有同仁12年來一點一滴辛勤耕耘的成果。「三商美邦南區的草創初期,一切是從零開始,連辦公的地點、桌椅和商品都沒有。」胡志誠說。雖然是簡單的幾句話,但不難想像開創時期的篳路藍縷,不過辛苦也終於沒有白費,一路走來南區三商美邦從第一年8億元的營業額,之後每年就以倍數成長,去(94)年更以超過5千名的人力,締造高達55億4,216萬元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在當年度28家國內壽險公司中就有14家的業績比它少,如果說南區三商美邦已是國內一家中型規模的壽險公司,一點都不為過。

抱著感恩與虧欠的心情增員

專訪時只要聊到個人的問題,胡志誠總是羞赧的說希望報導內不要著墨太多這方面的議題,而當話鋒轉到如何培養與留住優秀的業務人才,還有壽險業務員該如何面臨挑戰及尋求突破時,他就會開始滔滔不絕起來,因為他認為業務員是壽險公司最寶貴的資產。

胡志誠形容,從自己踏進保險業開始增員起,就是抱著「虧欠」員工與感恩的心情,因為很多人是在很穩定的工作環境下忽然轉換跑道來從事保險業務員工作,就像他自己當初雖是隻身離開南山到三商美邦任職,但是很多南山的戰友卻自願跟隨他一起離開,從什麼都沒有的工作環境下從頭開始打拼,他也覺得自己虧欠他們許多一樣,一來讓那些戰友們放棄當時正處於顛峰的事業,二來他也認為保險公司不斷向同業「挖角」是很不道德的行為。「借將是暫時的,一家保險公司不該以不斷向同業挖角的方式進行增員,因為『挖人者人恆挖之』,會為對方公司帶來很大的痛苦。」,胡志誠坦言自己當初的離職確為原公司及保戶帶來了痛苦,所以他強調自己從不要求員工應該對公司忠誠,反而是不斷尋找可以讓員工對公司忠誠的理由。

培養人才應用教育代替教訓

除了抱著虧欠的心情,胡志誠認為培養人才的過程用「教育」代替「教訓」也很重要,與其激勵不如不斷訓練,因為訓練會讓部屬產生共通的語言,而「人」才是價值的核心,不斷提升從業人員的能力與價值、創造出他們的社會形象與地位,是身為一個領導者必須追求的目標,唯有個人的勝出才能帶動整個團隊的勝出,進而再讓公司整體勝出。而傾聽業務同仁的心聲、用心了解他們的活動、多與他們相處就可以增進彼此的感情,胡志誠相信要讓業務員感動客戶,公司能不能夠感動業務員是相當重要的關鍵;此外,公司穩健的財務狀況也很重要,因為這樣才能讓同仁安心與自信的向顧客推銷商品,不至於對客戶的承諾生變。

至於中高階人才應具備哪些特質?胡志誠認為,技術性、人際關係良好及具備概念為不可缺的3大要項。因為主管必須身教重於言教,懂得也必須比基層人員多,且人際關係若不好將影響到所帶領單位的士氣,也會缺乏向心力,至於概念則是要將所有的成敗都歸於領導者身上,不要讓業務員在別無選擇的情況才到自己的單位工作。所以每年三商美邦在高峰會舉行慶祝會議時,胡志誠都會反省今年得獎的人有沒有比往年減少,達到的業績量有無提升;他認為領導者應該是一個有良好觀念、知道如何創造價值、懂得控制自我情緒及不斷精進學習的人,樹立這樣的榜樣才能讓部屬看齊。

不斷提升與轉型才能突破

76年踏進保險業,從基層業務員做起的胡志誠,看現在與早期的保險行銷手法,他認為早期保險商品較有區隔互不侵犯,現在則是商品差異小、競爭白熱化,結構也越來越複雜;早期是業務員導向的行銷手法,如今變成通路多元化,業務員的壓迫感逐漸變大,且客戶的專業度與對業務員的要求度也不斷提升,因此他表示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業務員唯有不斷的自我提升與轉型,才能有所突破,如果不能轉型與突破就會失去商機,一旦商機沒了生機也就會喪失。他說經驗並不能夠延續成功,只有持續的學習才是關鍵所在,所以資訊的取得與運用非常重要,跟客戶的結合也應更加緊密;而面對不斷下降的佣金率,胡志誠認為壽險業務員勢必得花上更多的時間從事行銷,懂得將危機化作轉機,才是面臨環境改變、調整步調的上上策。

從小家境貧困,使得胡志誠養成了自立自強的個性,原來容易自卑的他也因進入保險業後修正為有自信、腳踏實地。對於胡志誠來說,從化工廠的課長轉為到壽險公司擔任業務員是他人生最大的轉捩點,他形容自己是從看得到、摸得到的行業轉入一個必須販售無形商品的領域,從面對機器轉成需面對有廣大複雜思維的人群。他永遠記得當時離職時化工廠的總經理幫他保留課長的職位長達一年,因為總經理堅信他絕對會再回去上班,一直到胡志誠在保險業有了優異的表現,化工廠的總經理也成了胡志誠的忠實保戶。「成功者才有資格談放棄」,是胡志誠一路走來最深刻的體認。

癌魔不敵他的樂觀態度

也許是給自己的要求太高,踏進保險業後胡志誠常常日以繼夜的勤跑客戶,大小應酬不斷,所以3年前不幸發現自己罹患第二期鼻咽癌,半年前又在甲狀腺發現惡性腫瘤,動了兩次切除手術。更猛的還在後頭,動完手術當天下午胡志誠就迅速辦了出院手續回到工作崗位,這樣的舉動嚇壞了公司一票員工,而一聽說拼命三郎胡副總罹患二個癌症,更讓員工們紅了眼眶,可見胡志誠與部屬間的深厚情感。

胡志誠坦言,罹患癌症是他這輩子經歷最挫折的事,但相較於一般人知道罹患癌症後悲觀的生活,他試著轉移目標到努力工作上。「如果我不懂得轉移目標,每天擔心罹患癌症會死的事,那我現在早就真的癌細胞擴散到全身掛點了!」胡志誠笑說。他認為挫折的發生在所難免,但是不斷將挫折掛在嘴上的人,只會不斷的讓挫折如影隨形地跟著自己、揮之不去,應該朝正面思考將挫折當成一種試煉,也因為他的樂觀態度使然,目前病情已控制得宜,除了身型較先前消瘦外,精力充沛的他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是生過重病的人。

想加入保險業先做好吃苦打算

最後,對於想加入保險業的人,他建議要有做好準備吃苦的打算,抱著「現在苦一點,以後幸福一輩子」的想法,努力的衝鋒陷陣就對了!而已經在衝鋒陷陣的壽險業務員們,則是要常保服務客戶的熱誠,擁有自信與求勝的決心,並記住要活到老學到老,不間斷的持續學習,不要害怕挫折,因為真正的成功者是經歷最多挫折的人!








編輯推薦
醫療、健康保險
腦力不夠用? 善用人際關係 建立人生避風港
30歲的佩如,有過幾次感情挫敗的經歷,她最近認識了一位新男朋友,可是相處下來,總覺得兩個人不論在對事...
市場訊息
國泰金控:長期投入人才培育和照護員工權益 榮獲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
國泰金控本月15日獲頒「2018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由國泰金控副總經理翁德雁代表領獎,這是由馬來西...
市場訊息
台新金控:台新人壽「吉富傳家」、「珍富傳家」利變型保單 守護家庭與保全資產 安心迎新春
歷經美國聯準會的一波升息潮後,國際金融機構與市場法人紛紛預期升息帶來的不確定性接近尾聲,新的一年可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