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以執行力與專業取勝的產險龍頭
文/吳秋蓉 | 2004.04.01 (月刊)

在台灣產險業,論起規模、經營與資源,富邦產物保險公司皆居領銜之位。身為國內首家民營產物保險公司,富邦保險的創新步伐未曾停歇;包括將服務觸角延伸到海外、申請國際信用評等、赴北京設立辦事處、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等,屢屢創下領先同業的紀錄;近年來更積極擴大版圖,與花旗集團策略聯盟,並成為國內第一家以資產轉換設立金控公司的金融保險業者。

由懷疑到執著的董事長之路

而與富邦保險一起走過32年的董事長石燦明,堪稱是富邦光榮史的最佳代言人。滿臉笑意的石燦明話匣子一開,隨即掉入時間長河──

民國60年,一退伍馬上面臨就業壓力的石燦明,因著國泰產險(富邦產險前身,81年更名)的響亮招牌,以東吳法律學士的身分,與富邦結了緣。當時保險雖是年終獎金可達11個月的高獲利行業,但一般認定「拉保險」的刻板印象,每每讓石燦明在親友面前「很歹勢」。雖然是歷經多次筆試、口試才得來的工作機會,但石燦明心中一直有著未能完全認同工作的疑慮,這疑慮直到66年走訪海外才完全袪除。

參訪過英國勞伊茲與日本東京海上等保險組織後的石燦明,體認到保險是「很有前途」且深具貢獻的產業,就此才堅定在產險業打拼的決心。於是歷經火險、再保、核保等領域洗禮,慢慢進入經營核心,行有餘力並在各保險組織貢獻心力。

執行力是最大競爭優勢

對於今日享有的成就與身分,石燦明除了謙稱自己運氣好,在工作上有機會拓展國際觀、練就一身功夫外,更推祟富邦保險的文化與經營風格。石燦明表示,因為富邦集團總裁蔡萬才的眼光「看得很遠」,許多準備動作都做得早,而員工也都能同心,因此能有領先業界的許多建樹。但石燦明認為一切皆立基於富邦保險創新、積極、專注與專業的特質。

在石燦明心中,富邦保險上下一心、貫徹到細節的執行力,是最可貴之處。石燦明說,「執行力是團隊精神的最佳表現;員工把公司政策當一回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努力執行完成使命的精神,是一個企業最大的競爭優勢,也是外界學不來的文化。」加上專注於金融相關業務,重視細節,無怪乎富邦保險連續22年盤據產險龍頭寶座。

專業導向 培育人才不遺餘力

此外,石燦明分外認同富邦保險的專業導向。他說,富邦除老闆外,每任總經理都是從基層做起,沒有一位高階主管跟老闆有親戚關係,大家全憑實力且不分派系,十分難能可貴。

而為培育專業人才,富邦保險可說不惜重資;石燦明便曾獲派美國維吉尼亞道頓學院修習高階經營管理課程,這對因家境無法圓留學夢的他而言,影響深遠。目前富邦保險每年提供30個公費短期留學機會,也補助一半的學費,鼓勵員工在國內進修EMBA課程,這樣持續不斷的育才計劃,除了讓員工矢志在公司打拼,更保證企業智慧資產源源不絕。

期許經營環境更加健全

石燦明表示,富邦保險傳承前兩個20年的開創與版圖擴張,現已邁入金控時代的新式競爭,將本著一貫的精神與理念,配合集團的方針,調整組織架構,並為交叉銷售厚植實力。目前富邦保險已有1千多名員工取得投資型保險證照,在產品創新、銷售管道、商機開拓、整合行銷、網路運用等各方面,也都做了準備,未來必將更加精進。

但對於產險業的經營,石燦明也語重心長地提出諫言,希望產險業迎接的,是健康的經營環境與美好的未來。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重大傷病人數攀升、年輕化 「金安心卡」五大特色提升「保」護力
近年,國人重大傷病人數有上升趨勢,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111年2月底國人重大傷病證明有效領證人數已高...
調查&排名
轉戰保險業 不必N個理由(下)
下定決心做一件事,需要幾個理由?如果你善於自省、居安思危、心心念念家人幸福,只需一個令自己徹底奮進的...
市場訊息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傳承 承傳 父子各自發光
在保險業服務40年之久的三商美邦壽險公司行銷長張財源,和三商美邦一起走過30個年頭,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