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保險訊息】2005年中國保險業務員共有146.8萬人 所創造的保費收入佔總保費的43.2%
根據中國保監會的統計資料,2005年透過保險仲介通路所產生的保費收入有3,596.73億元,佔總保費收入的73%,其中,由保險業務員(2005年中國保險業務員共有146.8萬人)所帶來的保費收入為2,128.59億元,較2004年增加35%,佔中國總保費收入的43.2%,保監會認為,中國保險市場在民眾保險觀念日益提升下,投保成效已提升不少。
中國保監會非常樂觀看待2005年度中國各項保險仲介市場報告的分析數據,認為可讓主管機關思考未來努力的方向,而中國保險業界也正擬定各項培育計劃,打算以培養高素質的壽險顧問為客戶提供高保障的服務。據了解,中國目前正採用台灣保險業十分推崇的「需求導向分析系統」作為核心的顧問式壽險行銷模式,輔助替客戶分析人生規劃時的基本需求,中國保監會預期2006年保險業務員結構的優化產能將持續向上成長。
2005年中國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3.6% 股票投資最亮眼平均收益逾6%
中國保監會發布統計數字指出,截至2005年年底,中國保險資金用於購買證券、投資基金的總量達1,099.2億元,與2004年同期相比增加了63.29%;此外,2005年全年中國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為3.6%,比2004年提高了0.7個百分點,其中又以股票投資表現亮眼,平均收益率超過6%。
截至2005年12月,中國保險資產總額為1兆5,226億元,與2004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8.45%;其中保險資金用於銀行存款的為5241.43億元,用於國債投資的總量為3588.3億元。保險公司在投資方面的選擇與布局是創造利潤的最大來源,中國保險業目前已在為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間接投資不動產、間接參與消費類貸款及產業基金等方面做前期基礎性的研究和技術儲備 。
中國醫療險投保人數超過1.3億 預計兩年內健康險市場將達3千億規模
截至2005年底,中國醫療險的投保人數已達1億3,709萬人,醫療保險基金收入為1,378億元,與2000年底相較總共增加1千萬人。其中全國工傷保險投保人數為8,390萬人,比2000年底增加4,040萬人、增加93%;工傷保險基金收入87億元,中國有63萬人享受了工傷保險的待遇。全國失業保險投保人數則為1千648萬人,比2000年底增加239萬人,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數為362萬人;失業保險基金收入333億元,比2000年增加173億元。
在中國民眾越來越重視醫療品質的需求下,自2002年以來大陸的健康險發展迅速,平均增速高達46%。2004年健康險保費收入達259.5億元,到了2005年10月保費收入就已達261.22元,兩年內成長了15.46%,超過民眾對壽險的需求度,中國保險業界大膽預估,預計兩年內,也就是2008年中國健康險的市場將達3千億元。
中國保險業吹起監管風暴 損失10萬以上高階主管將負連帶責任
中國保監會於今(2006)年1月25日正式實施《國有保險機構重大案件領導責任追究試行辦法》,明訂對於造成人民幣10萬元以上損失金額的保險公司高階主管的問責舉措。
該《辦法》規定,對造成10萬至50萬元的損失,案發保險機構的負責人,將根據造成損失程度的輕重,給予警告、記過或降級的處分;造成50萬元以上損失者,則依據情節輕重,給予降級、撤職或開除處分。此外,上一級保險機構部門的負責人及分管領導,也有可能遭到警告至撤職的連帶處分,而損失金額超過100萬元以上,甚至案發機構上兩級負責人也將遭受牽連。至於損失金額若超過200萬元以上,牽連的層面將更廣,包括總公司負責人也要遭到追究。
【財金訊息】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首降至一位數 不良貸款餘額1.3萬億 不良貸款率為8.6%
中國銀監會成立以來,一直把降低銀行業不良貸款作為監管工作的重點,積極推進銀行業金融機構體制和機制改革,不斷推動商業銀行積極清收貸款和核銷貸款損失,提高信貸資產質量,連續3年達到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和比例的「雙降」。到2005年底為止,中國商業銀行整體不良貸款率首次下降到一位數,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成為中國銀行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據統計,2005年12月末中國境內商業銀行(包括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不良貸款餘額為人民幣1兆3,133.6億元,比年初減少5176.4億元,不良貸款率為8.6%,比年初下降4.2個百分點。從不良貸款的結構看,損失類貸款餘額為4,806.8億元,佔不良貸款合計的36.6%,比年初減少669.9億元;可疑類貸款餘額4,990.4億元,佔不良貸款合計的38%,比年初減少4,379億元;次級類貸款餘額3,336.4億元,佔不良貸款合計的25.4%,比年初減少127.5億元。
中國銀監會發布法令規範電子銀行 所有銀行業及相關金融機構為適用對象
為有效控制電子銀行業務風險,儘快完善電子銀行業務的監管規章體系,中國銀監會在認真分析總結中國商業銀行電子銀行業務發展的基礎上,根據中國現行法律、法規,借鑒國際上電子銀行業務監管的實踐經驗,發布《電子銀行業務管理辦法》和《電子銀行安全評估指引》,並將於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電子銀行業務管理辦法》和《電子銀行安全評估指引》的適用對象為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以及經銀監會批准設立的其他金融機構;施行後將進一步加強中國對電子銀行業務的監督管理,促進電子銀行業務規範、健康發展,提高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供安全、高效金融服務的能力。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長照制度夠成熟 才會有實物給付型保單雖金管會力推國人投保長照險,但近幾年新契約投保件數卻逐年下降,社福團體建議保險業應從補足社會長照缺口... | 財經時勢 南山再惹議 業務員偽造風險評估表?南山人壽再爆爭議!據保戶向媒體指控,他向一名南山人壽業務員買儲蓄險,對方卻推投資型保單,更在銷售過程... | 市場訊息 東森直消:《我就是燿贏‧陳婕芸》看準趨勢 選對平台 你就是人生大贏家
全力去做 創造不一樣的人生
「成功者當中,很多是因為勇於冒險。」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