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保險訊息】保監會及銀監會合作將再升級 四大國有銀行及交銀擬設立保險公司
今(2006)年中國金融業即將全面開放,這從銀行和保險公司雙方在保險代理、資金結算、資產託管、預約分保、發卡業務及客戶資源共享等領域的多層次模式可一窺究竟。中國保監會在5月指出,將和銀監會研究,針對現行銀行承作保險的業務面,如手續費支付方式、銀行銷售保險商品時的資訊誤導等問題,推出相關規範措施。
據了解,保監會和銀監會將根據「十一五」規劃綱要(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要求,對於當前銀保合作的發展,提出加強監管合作、推動銀保合作深入發展、提升行業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的意見。就銀行投資設立保險公司方面,四大國有銀行及交通銀行等都有明確的投資意願,其中,交通銀行已向保監會提出正式的申請。
保監會將全面剷除保險業賄賂 查各保險公司是否於帳外收手續費
中國保監會指出,將依據《刑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保險法》、《關於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及保監會制定的有關規章制度等,調查保險業的商業賄賂行為。
調查內容包括:保險公司帳外向仲介機構或其工作人員支付手續費、給予財務或其他利益;保險仲介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帳外暗中收取手續費、佣金、財物或其他利益等。另外,保險公司及其工作人員帳外暗中直接、間接給予投保人回扣、財物或其他利益的行為也都是此次打擊行動的範圍。
中國工傷保險投保比率世界第一 工傷保險制度將延伸至預防層面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工傷保險投保人數已達8,633萬人,投保比率目前位居世界第一。
中國的工傷保險內容主要是以工傷補償為主,即透過對工傷人員的經濟補償來保障其與家屬的基本生活。目前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研議從保護勞動者最根本權益的角度出發,擬建立以工傷預防、工傷補償及工傷康復相結合的新型工傷保險制度,使工傷保險得以向預防延伸,從源頭控制工傷事故的發生,保護勞動者的職業安全和健康。
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第13屆年會10月舉辦 主題為加快發展與風險管理
中國保監會5月宣布,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IAIS)第13屆年會將於今(2006)年10月16日至21日在北京召開。年會的主題為「加快發展與風險管理——保險監管面臨的挑戰」,就償付能力、公司治理、農業保險、巨災風險及禽流感風險等共12個議題展開討論。
保監會國際部主任孟昭億表示,藉由承辦IAIS年會,保監會將致力於加強與各國在保險監管上的交流,使國際規則充分反映中國國情和新興市場的保險監管內容,並擴大中國保險業的國際影響力、推動中國保險業發展及提高中國保險業國際化水平,為中國保險業進入國際保險市場開展業務創造機會。
【財金訊息】中國國有商業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 應遵循5項引進戰略性外資標準
中國銀監會於今年5月16日發布《國有商業銀行公司治理及相關監管指引》(以下簡稱《指引》),針對國有商業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以建立多元化的股權結構及資金來源,並應遵循長期持股、優質管理、業務合作和競爭迴避的原則。
《指引》共訂出下列5項引進戰略性外資的標準:
◎戰略投資者的持股比例原則上不低於5%。
◎從交割日起,戰略投資者的股權持有期應當在3年以上。
◎戰略投資者原則上應當向銀行派出董事,同時鼓勵有經驗的戰略投資者派出高級管理人才,直接傳授管理經驗。
◎戰略投資者應當有豐富的金融業管理背景,同時要有成熟的金融業管理經驗、技術和良好的合作意願。
◎商業銀行性質的戰略投資者,投資國有商業銀行不宜超過兩家。
中國打捆貸款政策緊急叫停 主為降低商業銀行的貸款風險
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4月25日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強宏觀調控,整頓和規範各類打捆貸款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明確規定,金融機構要立即停止一切對政府的大額貸款和授信活動,也嚴令要求地方政府不得為貸款,提供任何形式的擔保,或者是變相擔保。
所謂「打捆貸款」是指以國有獨資或控股的城市建設投資公司為承貸主體,將財政出具的還款承諾作為償債保證,使一城市或區域的若干基礎設施建設專案組合起來作為一個整體專案向銀行貸款的一種融資方式。雖然「通知」已發布,但2005年1月26日以前,中國地方政府對貸款所做的擔保仍然有效,而此類貸款被嚴令禁止的主因,是因銀監會希望能有效的降低地方政府因貸款便利而產生衝動性的地方建設投資,降低商業銀行的貸款風險。
編輯推薦 | ||
投資理財 6種人民幣保單全解析 截至今(二○一四)年九月底,國內人民幣存款正式突破人民幣三千億元大關。民眾對人民幣有需求,保險業也跟... | 投資理財 掌握致富三要素 成為千萬富翁不是夢!
近來報章雜誌都以大篇幅報導「卡奴」引爆的信用風險,讓發卡銀行與金融監理機構忙得焦頭爛額,整個社... | 財經時勢 醜化保險業 非全民之福
就在本期雜誌截稿的前一天,某大日報頭版頭出現「病童控訴保險公司硬拗不賠,2年2萬通求助電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