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金融風暴下的失業潮
文/吳易書 | 2006.07.01 (月刊)

小陳原本在某銀行負責信用卡行銷工作,幾個月前銀行內部因為卡債問題,一連裁撤掉100多名信用卡部門業務人員,其餘則是轉調催收帳款部或其他部門,而很不幸的,小陳就是被裁掉的其中一人,到目前仍待業中……

老王在某銀行已有10年的資歷,不過因為任職的銀行今年將與另一家銀行合併,打算在人事上採取汰舊換新政策,所以從去年起公司內部便祭出一波波優退方案,希望資深行員能夠自請退休,好再對外招募新血,老王以45歲「高齡」自請退休後,發現想再就業竟是那麼困難,卻又不甘淪落到便利商店擔任收銀員……

卡債風暴波及5千名消金人員?

數年前,能在銀行界任職一直是外界眼中的「金飯碗」工作,但是隨著近年來銀行的整併風旺盛,及近來引起社會大風暴的卡債問題,讓不少在銀行任職的行員及消金人員打破了金飯碗,而未受裁員波及者也開始覺得飯碗怎麼有越捧手越滑的感覺。就以不久前的卡債風暴為例好了,到底受波及被裁員的消金人員有多少,事實上並沒有一個確切的統計數據,但外界粗估受影響者至少有5千人。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今(95)年1至4月份公布的人力資源調查結果可發現,雖然「金融及保險業」類別的從業人員在2月份時減少了3千人,3、4月份各減少1千人,總計今年1至4月就減少5千人,但也不能代表全是銀行緊縮消金業務、受卡債波及所致,且這類別是連保險業也一起歸納統計,所以主計處對此份統計持保留態度,認為將銳減的5千名從業員歸納是卡債影響並不客觀。

裁員、部門轉調 消金人員慘兮兮

但到底因為卡債帶來的銀行人員失業問題有多嚴重?如上所述,這部分從主計處所做的統計並不能看出端倪,但是中華民國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則是接過一些零星個案;例如由國泰金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所發行,針對年輕族群消費需求而量身訂做的信用卡--W@Card,即因為卡債問題分別在去(94)年10月及今(95)年1月,大規模裁掉超過300名消金人員。

除了裁員,為因應卡債問題,部份銀行甚至是直接將本是行銷信用卡的人員,轉調為催收人員,但是催收的工作並不輕鬆,收入甚至不如行銷信用卡時高。中華民國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總幹事韓仕賢便指出,從事信用卡行銷工作的底薪雖不高,約2萬元出頭,但是若業績佳,一個月領逾10萬元很平常,但是催收工作不一樣,畢竟銀行不能像討債公司一樣威脅積欠卡費的民眾還錢,只能溫和的與對方聯繫討論適當的協商機制,成功機率並不高。而除了消金人員因為卡債問題被調任催收部門外,也有銀行因為人手不足,將非消金人員的其他部門行員調任從事催收工作,每個人一個月要聯繫好幾百名的卡奴。

金融從業員多用「考證照」自救

由此可見,因應卡債的衝擊,有些銀行業者不一定會採取裁員措施,反而是將人事政策調整為「遇缺不補」,甚至是直接將消金人員轉調其他部門,不能適應工作轉調的人員,則可能因此離職。雖然從公家機關的統計看不出端倪,但針對卡債引發的失業潮,坊間倒是有人力業者做了相關調查。

據了解,1111人力銀行於今年4月透過網路對金融從業人員進行問卷調查,了解金融從業人員受到卡債風暴波及的狀況,問到「緊縮信用卡業務所產生的影響為何?」,受訪的金融從業人員中,有2成5認為民眾無法刷卡消費或借不到錢,情急之下會鋌而走險求助地下錢莊、另外有2成4則認為會造成推銷雙卡人員因為無事可做,會面臨失業危機;其餘則表示會造成消費者消費意願降低等。

此外,受訪的金融從業人員中,有約6成8表示卡債問題已對工作造成影響,影響所及包括獎金減少、工作內容改變、減薪及被調到催收部門等,而問到「自救」的辦法,多數的金融從業人員是回答「考證照」,希望能藉由加強自身的專業來保住金飯碗。除了從金融從業人員面了解到工作產生變化以外,從企業本身來看,多數銀行更是採取消金人才招募急凍的作法。

如何因應職場變化才是重點

事實上,卡債所引發的金融從業人員失業潮,對整個社會影響來說還只是冰山一角,從「卡奴」蔓延出來的社會問題才是最嚴重的。卡奴因為積欠卡費,所以持刀搶劫、罹患憂鬱症、帶著全家老小一起自殺的新聞報導層出不窮,頓時,銀行的不當催收制度及濫發信用卡、現金卡的作法成了眾矢之的,社會案件發生率與自殺率不斷攀高的情況下,讓人不得不質疑,這個社會到底怎麼了?面對這些問題,政府機關則是不斷透過金融政策的調整,例如債務催收及協商機制的規定,將遺憾降至最低。

而金融從業人員受波及的部份,到底有多少人員在一連串的卡債風暴中被裁撤,其實並不是重點,重點是如果有從業人員因為卡債風暴被調離原來的工作部門,對新的工作內容產生不適應,該如何去面對?而不幸在卡債風暴中被裁員的從業人員,面對突如其來的失業,又該何去何從?如何因應?

另闢戰場的好時機

事實上,卡債風暴或許在某種層面上對金融從業人員的工作產生了影響,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或許也正是他們為自己另外開闢一個戰場的最佳好時機。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有保險公司悄悄搭上銀行業面臨的整併風潮及卡債風暴的順風車,陸續對金融從業人員進行一連串的挖角行動,挖角的對象除了銀行行員,也包含了卡債風暴下最大的受害者--消金人員,希望借重他們在金融界的專長,到保險業裡一展長才。

在金融業瀰漫一片不景氣的氛圍下,不少金融從業人員開始培養第二專長及考取專業證照,以增加自己在職場上的附加價值,除避免成為金融業不景氣下的受害者外,也是為了自己將來可能的轉職作準備,這時何不考慮為自己轉換一個新跑道,到保險業為自己另闢一個戰場?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臺灣銀行:「下載臺銀APP 雲端理財e路發」中獎名單出爐了!
臺灣銀行早在101年3月就推出專屬臺灣銀行的APP(又稱網路銀行隨身版),服務的範圍以滿足民...
醫療、健康保險
225萬勞工罹癌風險高,防癌險不可少
癌症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勞動部首度研究推估出全台至少有兩成七、高達225萬勞工暴露在致癌風險...
人壽保險
跨險種契約轉換,金管會:保戶審慎考慮
目前金管會正在審核壽險公會提出的跨險種契約轉換自律規範,也就是討論許久的保單活化,最快7月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