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有錢人的生活令大多數人羨慕,因此幫人「理財」會變成熱門的行業,賺錢也成為許多人努力的動力。不想賺錢或以足以溫飽的收入為滿足的人,可能會被認為消極或不認真。以金融保險業來看,從二、三十年前的年薪百萬,到現在的年薪千萬甚至與成功直接畫上等號。
追求財富是免於恐懼與獲得尊嚴本能的延伸,不過當基本需求滿足之後,還需要有更高層次的動力,才能繼續向前。也許因為這樣,越來越多人投入「慈善事業」,不僅回饋社會、服務人群也滿足自己對生命價值的肯定。
連續11年位居富比士(Forbes)全球首富的比爾蓋茲歷年捐款累計超過80億美元,約2,600多億台幣,此外據傳蓋茲有意未來至少捐出自己460億美元財產的9成5。而第二大富豪華倫巴菲特則在今年6月宣佈將自己所有財產的85%,也就是近370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為1兆2千億元資產,捐獻給美國5個慈善基金會,包括他的3個孩子和巴菲特己故妻子名下所屬的4個基金會,以及比爾蓋茲基金會,而其中8成以上是捐給致力於提升世界教育水平和根除發展中國家的肺結核、瘧疾、愛滋病等疾病的比爾蓋茲基金會。
而繼全球前2大首富之後,華人首富李嘉誠日前也宣佈捐贈善款約2,062億給「李嘉誠基金會」,李嘉誠是名列全球第10大的富豪,身價188億美元(約台幣6,185億元),這次他捐出全部財產的1/3,捐助對象以中國、香港兩地為主,遍及醫療、教育、文化與社會福利等。已經78歲高齡的李嘉誠,從來不曾宣布過任何退休計劃,他在捐款時也再度強調,目前他的健康良好,心智狀況也不減當年,如果有一天自己的心智開始衰退,他還是不會退休而是要投入基金會的全職工作。
這三個有錢人都有他們各自的特殊背景與過人的才能,當然在奮鬥的過程中也都有不足為外人道的艱辛,但是當他們累積了傲視全球的財富,他們都選擇當財富的主人,而差遣財富去為他們幫助別人更是他們共同的選擇。
當然不是只有錢可以幫助別人,從事慈善工作也絕對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因為慈善工作除了有金錢資源還不夠,仍舊需要有人去做。每個災難的現場幾乎都可以看到許多身著藍袍的慈濟人,她們有的固然是貴婦,但也不乏尋常家庭主婦;到每個醫院走走,也都可以看到許多志工、義工熱忱地為上門的病患或家屬服務;病房中經常可以聽到有基督教團體為病患吟唱安慰人心的詩歌;老人院孤兒院都有義工穿梭服務或陪伴的身影;學校也常常可以看到停在校園一隅的捐血車,門外排著長長準備捐血的年輕隊伍。幫助別人仍是很多人打心底樂意去做的事。
幫助別人是一種能力也是對自己的肯定,全球富豪一一宣示對公益事業的投入,證明即使已經成為舉世聞名、富可敵國的企業家仍不足以滿足他們對自己的期待。在每個人心中或許都還有一塊缺口等著我們用幫助別人去填補。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東森直消:《我就是燿贏‧高雅禧》化逆境為轉機 看見祝福谷底重生
凡事發生,必有恩典
心存感激
試想,若人生從13歲開始工作,20歲時結婚生子,看似前... | 市場訊息 元大人壽:聰明規劃 社會新鮮人也可擁有大保障什麼都在漲,就是只有薪水沒漲,持續攀高的物價,更讓一般薪水階級的實質所得不斷下降,如何使用有限預算妥... | 市場訊息 勞動部:什麼情況離開職場的勞工還能續保勞保?有哪些權益?勞動部報乎你知!勞工保險為在職保險,實際從事勞動的勞工應依勞工保險條例規定,由投保單位辦理參加勞工保險。但考量勞工職... |